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中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行者”
2016年12月23日 14:05 中国机床网

  18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业者认为,中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行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借智登高重研发是关键。

  1987年的12月18日,中国制成了**部完全国产化机器人冶钢1号机器人。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科研人员经过4年努力,实现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填补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

  30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行者。

  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是关键,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总工程师李万隆介绍,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现代制造业对机器人控制器的开放性要求高,要求其能在不同的平台之间移植,能与其他应用系统交互。据悉,重庆固高科技专注提供核心控制技术平台,开放式通用机器人控制器就是其重要研发成果之一。

  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是目前制约智能制造跨越发展的痛点,上海德梅科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总裁丁裕东介绍,中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在技术研究层面上差距并不那么大,关键是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一方面,科研单位里的科技成果藏在深闺;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嗷嗷待哺。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经理李少飞则认为,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需要智发展,用自动化助推产业提升。

  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近日在安徽芜湖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良好,结构改善,显示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上半年累计销售国产工业机器人19257台,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长10.2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合肥市副市长王翔介绍,目前,合肥市在合肥工业大学智能院成立了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基地,合肥已形成了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