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的门类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产业。面对这样的产业格局,港城如何发挥自身特色,打造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新兴产业,改变连云港略显粗笨的产业格局呢?

连云港
嘉宾: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
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龙高
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
新兴产业是以新技术、新市场、新需求为代表的产业
记者:作为江苏*大的港口城市,连云港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从一个以轻工为主的城市变为一个以重工为主的临港产业城市。应该说,通过发展石化、钢铁等临港产业,为连云港经济发展快速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产业层次过低、集约性不强、资源利用率过低、对环境影响过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港城需要发展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层次提升,改变港城制造的竞争力优势小,话语权少的尴尬。然而,发展新兴产业,连云港面临的困难不少。
古龙高:同苏南等城市相比,当前连云港面临双重发展压力。一方面是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压力;一方面是各项经济指标需要逆势上扬,保障与时俱进的民生需求。这就要求连云港要发展新兴产业。然而当前,连云港发展新兴产业面临问题不少。首先,连云港科教资源缺乏,人才总量和结构不足,创新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其次,连云港总体产业比较弱,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足,结构调整的基础薄弱。再次,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有待优化,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还不适应发展需要。此外,我市还存在市场主体少,政策红利比较传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我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困境。特别是缺乏开放的城市发展理念,自满于自给自足的小经济格局,让连云港发展始终缺乏大格局。因此,我市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在全市上下建立开放的新思维,只有思想更加开放,经济发展才能更快,发展才能更好。
新兴产业关键是量体裁衣
记者: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港城各个县区纷纷表示,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然而这种一窝蜂式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真的合适吗?新兴产业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业呢?如何正确看待新兴产业发展呢?
田伯平:发展新兴产业关键是量体裁衣。很多地方发展新兴产业出现了未老先衰的现象,这是供给侧改革被忽视的结果。因为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地方一开始保护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是对的,但到后来,不能一味地鼓励生产而忽视消费市场。特别是过去的一些产业政策,扶持生产、扶持技术、扶持供给,却往往忽视需求,结果造成了市场的供需严重不平衡。因此地方发展哪种产业、什么工业门类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要学会思考自己资源特色量体裁衣。这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而是自己现有的产业格局,自己的科教资源,自己的人才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就是要让连云港具有竞争力的资源从成熟的、老化的供给中,转移到新形成和正在扩张的供给中。
卢山:政府应重点考虑在供给侧改革方面采取差异化供给,通过综合性的投入产出比的考评制度,对投入强度大、产出效益高、能耗低、拉动效应大、技术岗位就业充分和税收贡献大的企业给予土地供应、科技扶持、劳动力培育供给给予倾斜,甚至开辟政府服务特别绿色通道,对新引进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加大创新的供给侧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列出几个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去扶持,而是更多地鼓励创新,鼓励应用新的技术。比如互联网技术,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改革,包括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创新生产方式,改变供求关系,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让供给侧改革跟上消费者实际需求的脚步,才能让传统产业焕发青春,让新兴产业不至于未老先衰。
政府要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监督者
记者:根据国家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改革需求,未来地方政府将从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变为经济发展的监督者。然而同传统产业不同,新兴产业存在跨地域性、跨界融合性、大众参与性、产业颠覆性等一系列新的特色。这就给地方监管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那么港城如何更好地监管新兴产业发展,让其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呢?
古龙高:新兴产业越发展越要求政府监管更加专业。因为新兴产业同传统产业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用一批具有现代产业发展知识的干部监管新兴产业发展。首先,地方政府要建立严格的新兴产业准入门槛审核制度,本着鼓励创新、降低创业门槛的原则,加强制度供给。即通过鼓励创新的包容性监管策略监管新兴产业。其次,遵守监管谦抑性原则,即充分认识到政府监管只是市场经济的辅助措施,对于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自律机制。再次,坚持政府和企业合作监管。目前,港城规模以上企业接近2000多家,单靠政府监管肯定不行,需要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自我监管,确保港城新兴产业发展不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