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创新平台是2011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审批立项的一个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创新平台,平台的建设以我国**个数控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基础,以国内数控产品市场覆盖率*高、高性能数控产品出口份额*多的数控企业为骨干,联合在加工工艺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方面处于国内**地位的大学,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团队。
创新平台建设初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作用,提高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平台建立了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制定了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平台资源共用、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关系,并联合主机厂、用户和第三方厂商,共同研讨了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的发展趋势,确保了开放式数控系统能够满足不断涌现的新机床结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部件的应用及控制需求,从而提高了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支撑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创新平台正处于建设实施过程中。现就平台共性技术的研究、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问题,介绍一些经验和体会。
掌握支撑开放式数控系统研发与应用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构建产、学、研、用的合作创新体系
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为国内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以支持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升国内数控领域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该专项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针对产业链中的系统厂、主机厂、第三方厂商以及*终用户对数控系统不同程度的开放要求,建立了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实时操作系统平台及现场网络平台,形成了面向系统厂商的开放平台,以支持国产数控系统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开发了数控系统的功能安全技术,以支持开放式数控系统在高速、高精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现场网络平台技术,开发了通信平台技术,形成面向第三方的开放平台,支持以数控系统为纽带的数控技术创新链的形成。*后,通过开展数控系统控制器平台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面向*终用户的开放平台,以支持用户工艺与数控技术的融合。通过上述工作,在国内系统厂、主机厂、第三方厂商以及*终用户之间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
突出开放式数控系统创新环境的建设,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进程
围绕开放式数控系统计算平台、现场网络和开放式控制器等3个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以及可靠性研究与试验、检测与验证以及应用与工艺3个实验室的建设,制定了创新平台环境建设的详细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为开放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试验、检测和验证的环境与条件。平台创新环境建设的完成,将全面提高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及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指标,确保创新成果在国产数控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进程。
注重规范、标准的研发,促进创新成果的行业应用
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是实现数控系统开放性的基础,先进合理的规范和标准能够简化系统厂、主机厂、用户和第三方厂商的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并为之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从而加强对开放式数控技术的需求。因此,在开放式数控系统支撑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实施过程中,课题组非常注重规范和标准的研发,先后主持并参与制定了数控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使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提高创新能力,服务于行业,为专项课题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专项课题的实施,在研究并开发开放式数控系统共性及关键技术的同时,开展了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满足了系统厂、主机厂、*终用户和第三方厂商在数控系统研发、配套及应用中对数控系统开放性的要求,解决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配套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了一系列的用户配套示范应用,同时也为十一五期间重大专项形成的单元成果提供了技术集成平台,为专项重要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专项课题目标由点到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