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有了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我国数控机床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企业自身发展越来越好。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过去,我国还不能自主生产数控机床的时候都是以高昂的价格从国外引进产品,而技术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时间却比较短,起步较发达国家落后不少。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行业基础。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装备,它的技术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高速、精密、复合、智能和绿色是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不断推进者产业创新升级,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
我国功能部件的产品水平和国外有一定差距,国功能部件开发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速度慢,多数功能部件需要与国外合作开发、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甚至只能组装。虽然这两年形势有显著变化,但高技术、*新型的功能部件,我国尚在研制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前景依然不容乐观。适应性和满足度远达不到市场需求。
我国数控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规模小。据统计,我国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70多家,占全部生产企业的10以下。
核心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2002-2008年中国是世界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但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关键零部件生产依然受制于人,出现了利润不高、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缺乏高技术含量威胁产业安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为25.8,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为5.8.这种现状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60~70的产量数控化率和80~90的产值数控化率相比,我国机床设备的数控化率水平还显得很低,这必然影响到下游企业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不仅带动了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工业制造的必备设备,进行机械制造的同时,数控机床的使用目的就是可以大大的增加使用的范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的产,提高工作的效率。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