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的具体应用
2013年12月10日 08:41 机床附件产业网

  多年来,西青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促进了传统产业由粗到精、高端产业由小到大、新兴产业由弱到强的转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光源、高端金属、创意产业八大产业集群,到2011年底八大集群产值将达到91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比2006年增长227.5,年均增速达到27.8,居历史*好水平。
  加速、增量、提质:整体规模实现新突破
  工业经济的突破发展,离不开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总量的迅速扩张,靠的是一个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和众多上规模的工业企业;质的不断提高,靠的是走规模效益道路,实现规模化经营。工业规模化不断有新的突破,才能实现工业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西青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9年,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目标,工业产值达到了917.86亿元。
  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与规模工业产值双双超越千亿元大关,迈上历史新台阶。工业产值达到了1216.9亿元。
  2011年,将全面高水平完成三年倍增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的高起步。预计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是2006年的3.4倍;规模企业由2006年269家增加到573家,亿元以上企业由86家增加到220家,10亿元以上企业由3家增加到25家,新宇彩板和大桥集团达到百亿规模。
  精武镇新宇彩板有限公司是西青区的龙头企业之一。2002年建厂时还是个作坊式的小加工厂,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壮大,2008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2009年达到30多亿元,2010年达到50多亿元。今年,80万吨精品板材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将成为终端产能80万吨、综合产能300万吨的大型钢铁板材生产基地,年总销售收入将突破百亿元,成为西青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
  大寺镇大桥焊材集团是中国*大*早的焊接材料生产企业。2010年实施了整合扩产项目,投资总额20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项目分为三期建设。到2012年全部达产后,总产量将达到1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两个企业是在全区工业规模化过程中,重点打造的具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大、拉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将成功实现百亿规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全区打造一批百亿企业树立榜样。
  做大、做强、做优: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工业水平的提高、实力的增强,*终取决于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优化。西青区紧紧抓住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这个目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使已有的优势产业更优、潜在的优势产业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目前,全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占到了工业比重的40%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25%。
  加快培育了以中芯国际、信息安全、云立方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整车、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服务为代表的汽车产业群;以力生制药、乐敦制药、同仁堂制药、瑞普疫苗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高精度齿轮、阀门、定转子、模具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群;以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和风电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群;以新宇彩板、大桥焊材、亿博制钢为代表的高端金属制品产业群;以LED、激光加工制造为代表的新光源产业群和以动漫设计、软件研发为代表的创意产业群,有力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工业整体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10年,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三大行业经济比重比200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比2006年增长120.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2010年,工业产值比2006年增长341.6,行业比重达到9.5,比2006年提升3.6个百分点。近两年,风力发电、光纤、汽车动力电池等新一批项目引进并落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年增速均在50以上。经过几年调整,2010年,化工行业产值比重为7.04,比2006年降低了2.6个百分点。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形成了以西青开发区为龙头,三个市级示范工业园区、三个街镇工业园区、十个专业园区竞相发展、相互补充的一三三十工业新格局,规划档次与布局结构得到显著提升。所有制结构更加优化,个体私营工业与外资工业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非公经济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达到89.4,比2006年增加3.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比2006年增长176.
  改造、创新、扶持:科技水平实现新突破
  西青区坚持用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在逐步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型的转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制定了全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的政策扶持,2007至2010年的4年时间里,争取到政策性资金支持就超过了1亿元,每年扶持资金数额平均超过了2600万元,累计有50余个项目获得市级及市级以上各类政策性扶持。政策资金的扶持起到了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2007年至今年7月份,全区共实施了711个技术改造项目,共计投入资金209.5亿元,平均年投入技改资金达到45.5亿元。累计实施了214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其中捷威动力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信息安全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注册了9家科技孵化器,建设了1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新增专利试点企业59家,申请专利8500件,授权专利3000件,发明专利2200件,驰名商标达到6件,###商标达到45件,##产品达到34件。
  把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载体,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五年规划,坚持每年1亿元,5年5亿元的扶持资金上不封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年内通过认定的企业总数达到1200家,完成市下达5年任务的80%以上,并重点打造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作用强、市场成长性好的科技小巨人,入选科技小巨人备选库企业达到150家,不断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进全区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