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情动态
机床产业结构整体失衡的原因
2019年05月21日 14:08 经济导刊

本世纪初,机床行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在2012年结束,背景是机床消费市场的重大变化。数据显示,2012年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市场的增长率从2011年的-32.9%下降至-2.1%,而经济衰退持续了大约5年,直至2017年。市场逆转导致机床行业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从持续的高速增长,并被迫进入转型和调整的艰难阶段。市场变化的特征是结构性的,虽然总需求下降,但需求结构显着升级。因此,机床工业的产能过剩也必须是结构性的。盈余是与市场正在加速的传统需求相对应的落后产能,与新市场需求相对应的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其实质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其背后是产业结构的整体不平衡。中国机床工业的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供应能力水平的结构不平衡。具体表现是通用均质产品的供应能力严重过剩,而定制差异化产品的供应能力显着不足。机床工业在大规模生产模式下制造中低端通用单机产品的传统能力。在过去几年中,甚至企业都模仿了汽车工业模型,并为建立机床生产线做出了巨大努力。这种优势在老国有骨干企业(包括转制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许多新兴民营企业也纷纷效仿。自本世纪初以来,机床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上述优势。

2012年以来,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低档通用型单机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而高档型、定制型和自动化成套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却快速增长,这一变化与机床工业的供给能力结构形成了明显的错位,适应传统市场的庞大产能在显著变化的市场面前不可避免地陷入窘境。

必须指出,正在发生的市场结构性变化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这种趋势也不是近几年才开始,只是一度被过热的市场气氛所掩盖了。因此,清醒认识并主动适应这一长期趋势,从根本上调整自身供给能力结构,是机床工业企业的明智选择。

二是企业模式层面的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产品专业化”类型的企业过多,而“市场专业化”类型的企业则凤毛麟角。前者是指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细分产品的企业,如车床类、铣床类、磨床类、齿轮机床类等等,我国机床工业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企业有特定而有限类型的产品,但是一般没有特定的目标市场领域,产品的普遍适用性和市场领域的广泛覆盖往往成为该类企业的追求目标。它们的突出短板是缺乏对用户工艺的深入研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普遍薄弱。

所谓“市场专业化”企业,是指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细分市场领域的企业,比如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汽车整车冲压工艺、航空、船舶、铁路、消费电子、模具等等。这类企业有特定而有限的细分目标市场,其产品具有非常鲜明的市场针对性。它们的突出优势是对目标市场的用户工艺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是真正的用户领域专家,因此具备极强的为用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

相比之下,**类企业是面向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是产品专家;而第二类企业则是面向外部市场的专业化,是用户专家。企业类型的不同反映了企业市场定位、经营战略的区别,也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企业特质。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受用户欢迎。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市场专业化”类型的企业模式是适应高端细分市场特殊需求的必然产物,要想进入高端细分市场,*宜于采用市场专业化的企业模式。尤其那些对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行业,无不对所需机床设备和服务有着专业特点十分鲜明的严苛要求,这是通用型的产品和非本领域内的专家根本不能胜任的。事实上,目前占据上述高端细分市场的企业多数属于市场专业化类型。

比如德国格劳博(GROB)公司占据了中国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领域7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如济南第二机床厂,该公司不仅在中国轿车整车冲压工艺领域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还强势进入美国市场并站稳脚跟,这首先得益于企业长期专注于该细分市场的专业化战略。如果要在更多的高端细分市场有所作为,必然需要更多的市场专业化类型企业的努力。

三是工业体系层面的结构性失衡。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部件主要包括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盘,换刀装置(ATC),滚动元件,轴承和液体气体润滑装置。所谓工业系统的不平衡是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部件的发展滞后于数控机床的发展。尽管国家产业政策得到长期支持,但国内高端数控机床所需的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这不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适用于机床行业。 。

上述三个结构性矛盾是机床工业现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它也是机床工业转型和调整的根本出发点。需要努力解决它。

相关资讯
  • 粉碎机刀具表面堆焊有哪些常见问题
    轮胎粉碎机工具磨损是常见和昂贵的停机原因。通过表面堆焊延长刀具寿命可以显着节省成本。适用于焊接设备的用户可以自行操作
  • 数字化变革助力装备行业快速发展
    在推动电力转型中,有必要从主要依靠物资,资金,人力等方面转向更加全面的科技投入,体制,管理,技术等方面,集中力量突破技术
  • 从制造业打开新视角
    工厂“玩”了“爆炸性”市场,“闪光”制造业在品牌中蓬勃发展,“全国潮流”加速了跨国整合......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
查看更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