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有学者认为,中国不仅要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孕育可比肩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工业文化精神,也要避免企业在没有达到精益化时盲目搞自动化造成##浪费。

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本周二(12日)在2016西门子工业论坛后接受国际媒体联访时指出,中国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中国工人对职业的敬畏、遵守契约等工业文化精神确实比不上制造业强国,中国造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做好,随工人的情绪波动质量各异,因此自动化是提升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的办法。
不过,很多企业没达到精益化发展时已在进行自动化、信息化升级,石勇直言:在浪费的流程上搞自动化是##浪费。他说,制造业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虽然一些中国本土家电品牌企业已经向智能制造转型,在某些细分领域形成竞争力,但制造企业整体向智能制造转型需要时间,也会面对不少困难。无论困难多大,都要耐住性子转变。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个十年行动纲领,国务院总理***于去年的全国两会(政协、人大)上##提出这项计划。
专家解读,行动纲领更多是在装备,船舶、飞机等产业领域展开顶层设计,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产品不良率、提升生产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在部分领域形成技术突破,达到德国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并在2035年和2045年达到日德和美国产品的先进水准。
企业数码化进程需跨界合作
当前,制造业者普遍面临的挑战是客户要求产品入市快、具有私人定制的灵活度,同时要保证质量和效率,确保信息安全,因此仅靠单项技术突破来达标较不可行。
西门子大中华区##执行官赫尔曼(Lothar Herrmann)表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要实现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数码化企业进程绝不是单枪匹马干,而是寻求行业和跨界合作,使得电气化、自动化、数码化贯穿整个价值链,降成本、提效率。
本次论坛期间,西门子通过演示与汽车、机床、工业设计总包等企业合作的数码化企业解决方案,展示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实施到服务的各环节整合价值链的数码化平台。
该平台通过数码化双胞胎(Digital Twins),帮助企业在实际投入生产前,通过虚拟情境仿真测试不断优化整个价值链过程,在从设计到生产的闭环制造中,产生高度一致的数据模型,让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环节间形成双向流动的数据流,实现协同制造和柔性生产,一并进行质量检测、生成数据。
从汽车、炼油、航空和医药企业采用数码化企业平台解决方案来看,约可节省10%至15%的生产成本,缩短30%的时间让产品更快推向市场。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质量技术兼中心实验室总监宋晓东表示,蒙牛和西门子共同研发的数码化系统,对乳品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管理和特殊情况及时反馈,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指标进行自动检测,自动采集率达到93%,生成40万条质量数据,降低人工提取数据分析出现的流程滞缓和干预。
济南二机床集团副总经理张世顺表示,产品的零部件和工业复杂性增加后,用冲压线仿真软件等数码技术可以优化冲压的节奏和送料设备的运动轨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满足汽车商家的要求。
不过他也说,中国制造2025不是灵丹妙药,实现制造强国的宏大目标更应该从企业做起,试图从内部寻找问题,知道要从哪里着手转型,并培训人才使用先进的设备,企业不知道要什么,再好的软件也帮不了你。
西门子1872年进入中国,目前中国是西门子第二大海外市场,2015财年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9.4亿欧元(103.4亿新元)。
赫尔曼表示,数据是数码化的一大挑战,特别是在航空等敏感领域,谁拥有数据,谁可以使用数据,如何接触到完整的数据等等,都需要各方共同探讨,解决优化。
(原标题:学者:企业须避免盲目自动化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