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知名企业响应留汉大学生新政赴高校“抢人”
2017年10月26日 13:56 中国机床商务网

  近日,向社会发布的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中,武汉4个岗位税前年薪*高达100万元。

  不久前,武汉发布留汉大学生三大政策。以薪酬直追一线城市的诚意,在全国率先出台指导性*低年薪标准。

  知名企业响应留汉大学生新政赴高校抢人

  据统计,已落户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中,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就业大学生占比超过三成。而相关人才紧缺,不少武汉企业在留住本地大学生的同时,也纷纷组团出击抢人,拿出远超武汉留汉大学生收入***的年薪。大学生等高端人才来汉留汉,正逢其时。

  三大新兴产业急缺高端人才

  近日发布的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中,武汉4个岗位税前岗位年薪*高达100万元,分别是生物产业的人源化抗体##科学家(招聘1人)、该产业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专员(招聘1人),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总监(招聘2人)、该产业的销售总监(招聘1人)。

  前期调研中,武汉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三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较大。今年招聘时机确实提前了,高学历高端人才需要抢。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介绍。

  新能源企业风脉能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叶毅介绍,企业对于武汉留汉大学生新政较为关注,目前该企业新入职人员近七成都通过校招,薪酬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校招大学生起薪5000元到8000元,该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据了解,今年,武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有较大增长,长江存储、高德红外、斗鱼直播等##高科技企业,招聘的职位涵盖了研发、运营、生产、管理等多种岗位。

  据了解,今年在武汉有招聘需求的高新技术类岗位,同比增长13%左右,高于市场平均的岗位需求增幅。这类高新技术岗位的平均起薪,更是在全行业平均起薪同比略降的情况下,逆市还略有上涨。重点产业急缺的高层次人才,年薪多在20万元左右。

  招聘经理留手机号24小时服务

  在刚结束的汉企赴南京高校的招聘中,中国一冶、中铁十一局、华中数控、凌云科技、马应龙等在汉企事业单位开出*高20万元年薪。

  2017武汉知名企业高校行活动先后走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连开14场免费招聘会。

  湖北鼎龙控股公司董事长朱双全直言,没有高薪就留不住####人才,武汉针对大学生指导性*低年薪标准的出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皮亚斌说,公司按三星级标准修建了员工公寓,2人一间,免费入住。为关怀员工家人,公司还设置孝心工资,工龄1年每月发放100元,工龄5年每月发放500元。

  华工科技的招聘经理胡晨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以往招聘都只留办公电话或电子邮箱,现在招聘经理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随时待命服务求职者。

  不少企业岗薪直追北上广

  武汉零到壹孵化器合伙人、全球职业规划师程小丽说,以前武汉是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城市,这些行业的工资待遇很难有大幅提升。近年来,武汉随着产业的升级,薪水也在水涨船高。她作为台资企业高管来武汉负责搭建研发中心,感受*明显的就是企业都在出狠招揽才,新兴产业的人才薪资已提高不少,尤其是高端人才,薪酬直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017年3月,显示面板大王华星光电,其t4项目在汉签约,总投资350亿元。项目的良好运行将带来产业集聚,吸引大量高端产业人才。据估计,t4项目预计2019年二季度投产,2020年上半年量产,预计满产后将达到月产4.5万大片玻璃基板,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提出大学生收入指导性*低标准,对于吸引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将有助益,实际上,在我们企业技术岗位,对应大学毕业生的年薪水平,已远超武汉市此次出台的指导性*低标准。

  取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人才缺口*大

  生物产业##科学家年薪*高100万元,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专员年薪*高100万元。近日,省统计局发布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两个年薪过百万的武汉工作岗位引起关注。

  这是继去年之后湖北省第二次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征集令。记者比较发现,和去年相比,生物产业取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高端人才缺口*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年薪,也从去年的*高40万元跃升至100万元。9年前,光谷生物城刚刚开始建设,武汉生物产业几乎从零起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说,考分高、就业难的生物专业,在武汉已经改观。尽管今年全行业毕业生起薪降低16%,但武汉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年薪上涨至20万元,薪酬比肩一线城市。

  薪酬提升背后是产业支撑。今年*缺人才的武汉生物产业,去年仅仅在光谷的企业总收入已跨越千亿元大关,除美国辉瑞、德国费森尤斯等世界500强药企外,现在还聚集了华大基因、上海联影等多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从0到1的创新创业,持续在武汉开花结果。安翰医疗创始人肖国华是一名海归人才,研发出胶囊式内窥镜的全球首创技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武汉,没想到拿到500万元的无偿支持,成功将技术产业化。今年8月安翰医疗获得1亿美元投资,全年销量将达到100万颗。

  在国家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将大幅增加。

  (原标题:知名企业响应留汉大学生新政赴高校抢人 武汉4个岗位年薪达百万)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