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广西工匠谭柱,是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身着工作服、脚穿劳保鞋的他,每天穿梭于机器轰鸣的车间,对机床设备望闻问切,排除故障,犹如一名机械医生。诊断机器二十年,谭柱练就了一手熟练、精准的妙手回春法,对付数控机床设备的疑难杂症可谓手到病除。
谭柱在检查设备情况。 玉柴集团供图
维修别光想着拆搞清原理才是根本
在平时的维修工作中,遇到机器出了毛病,多数人的**反应就是拆拆拆,经常是拆得七零八落也没能有效地找到原因,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维修成本。而谭柱却不同,遇到问题他喜欢先多多观察,多多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中找到快速检修的窍门。
2016年9月,玉柴引进的一台KUKA机器人瘫痪了。一开始,公司的维修人员都束手无策,只能交给外协单位进行维修。但由于设备比较高端,内部构造复杂,维修单位将机器人拆了个底朝天,也没能判断出是否是机器人本身的问题,无法有效排除故障。看着被拆得零零散散的机器人,谭柱感慨得直嘬牙花子,再高端的机器也是按照*基本的机械原理运行的呀,弄清原理不就能找到病因了吗?他找来机器人的构造图。
对着实物反复对比、摸索,发现机器人身上有一个检测接口。谭柱灵光一闪,要是能制作一个安全回路检测接头,通过与机器人身上的接口相连,不就很快可以判断到底是机器人内部的问题还是外部信号的故障了吗?
说干就干,谭柱查阅资料、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一个安全回路检测接头。原理很简单,把这个检测接头插到机器人的检测接口上,如果机器人还能正常动作,那就说明机器人本身没问题,故障出在外部信号上;反之,就能断定是机器人内部的问题。谭柱告诉记者。
有了谭柱研制的检测接头之后,碰到机器人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时,只需几分钟就能迅速判断出故障范围,再也不用动不动就拆得底朝天了!因为这项发明,谭柱一下就为公司省下了40多万元的维修成本。同时,他的这项发明被推广到玉柴的维修领域后,成为了提高维修效率的有效办法。
维修不仅要解除故障,还要预防故障
在玉柴的设备保全部,由于谭柱主导的进口加工中心降故障率项目使得该公司的机器故障率由原来的36.4%下降到28.6%。不仅如此,他今年主导开展的6M机加工线改造,通过自主改善,使得玉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6.7%。这一成绩取得的诀窍在于,谭柱善于改造车间里处于亚健康的瓶颈设备,对它们进行改造、优化,让生产运行达到*佳状态。
2016年11月,谭柱在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时,从流水线工人口中了解到,一台粗镗缸孔缸壁专机加工节拍太慢,加工一台机需要7分钟,成为生产工序上的瓶颈。这个瓶颈上的产品流转不畅,流水线就会出现前面空档、后面堵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能提升。
怎么办?谭柱经过反复研究,拿出了对电器部分进行改造,优化控制程序的方案。根据方案进行优化后,该机床的加工节拍提高到310秒,产能提升了44%,成功破除了流水线的生产瓶颈。
谭柱说:我们做维修工作的,不是说哪里有故障才去处理,也不是说单单处理完故障就完了,而是要不断想办法,去创新,去改进,让我们的每一台设备都能保持更好的运行状态。机器运行状况好了,故障率也就自然降低了!
要提高维修水平,就得不断实践
谭柱在公司里有很多徒弟。为了让这些徒弟更快地掌握维修技巧,提高工作效率,谭柱把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整理成教材,将设备的数控参数、程序备份等都详细记录下来,还做成PPT的形式,让徒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目了然。但这些方法毕竟停留在理论上,谭柱犹嫌不足。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经验更好、更直接地传承下来呢?谭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创迷你型数控实训机。
于是一台迷你型数控实训机就在谭柱的手底下诞生了。
相对于车间里那些庞然大物,这台迷你型数控实训机体型小,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操作。只要连接笔记本电脑上的控制程序,就能实现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切割机、数控雕刻机、激光打印机、3D打印机的运动控制。
要提高维修水平,就得不断实践。可是车间里的设备价格昂贵不说,每天都在生产运行,不可能专门提供给我们用来练习。有了这台实训机,我们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数控机床的构造和运行程序,还能直接实践各种操作,磨练自己的维修技巧,快速提高维修水平。跟随谭柱学习多年的维修工江达平说。
近年来,谭柱运用传帮带的办法,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对公司维修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为公司培养的6名高技能维修人才,现在正在公司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