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徐州这座交织着秀美与雄浑、古老与现代的历史文化名城,闪耀着一颗职业教育的璀璨明珠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正年轻
六十年很短,
在历史长河的波影中,不过短暂一瞬;
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不过弹指挥间。
拥有六十年建校荣光历史,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正年轻。
建国之初,在产业复苏、技术工人匮乏的历史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徐州市##技工学校,是江苏省徐州技术学院的前身。进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期,搬迁易址、五校合并、升级为技师学院、成为首批省重点技师学院、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在校生近1.1万人,教职工近600人,有实训中心26个、实训室126个、机房30个,设备约7000台(套),实习设备资产总值近1.2亿元,先后获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人社部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实训基地、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在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学校始终以社会发展和学子命运为己任,秉承厚德 强技 勤奋 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突出技能,服务就业的办学宗旨,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大国工匠精神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
名师、名匠
一个兢兢业业的电焊工,因自己的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绝美艺术,*终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这样耀人眼目的事例,在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却是屡见不鲜。
徐州技师学院目前拥有一流的教师团队,其中研究生139人,##职称及以上150人,##技师、技师222人,双师型教师256 人,省##教师8人,专业带头人37人,获得各类专利21项。建有朱诚心教授工作室、唐建成CAD工作室、汽修青年创新平台等,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和####的大国工匠。

85届烹饪专业校友孙忠亭是中国烹饪大师、***评委,历任北京人民大会堂行政总厨师长、餐厅处副处长、党总支副书记,多次代表国家到国外进行厨艺表演和交流。
2011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黄实现(现为徐工集团普通数控设备维修工),在2016年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勇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项目**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唐建成老师在本月16日举行的《中国大能手》三维印象3D打印项目全国总决赛上成功晋级冠亚军争夺赛。他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二维CAD机械设计大赛**名,全国机械设备安装工赛项###,省级一等奖、技能状元。它曾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第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学校朱诚心教授率队参加 第六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将四块##收入囊中。三位教师应邀赴澳洲参加彭祖美食进澳洲暨第二届中华饮食文化节,取得强烈反响。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校长伊恩奥康纳教授还亲自来徐为该校中国文化实践基地授牌。
新生机
在50多个传统专业基础上,学校目光如炬设置新兴专业,开设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使老牌技校焕发新的生机。
●2015年初
学校成立轨道交通学院,剑指徐州地铁1、2、3、4、5号线,这也是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徐州地区率先签订订单班的学校。随后,苏州、无锡、宁波、杭州轨道交通公司慕名而来,与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2015年5月
学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2016年6月
学校开设无人机操控技术专业,这是今年4月我国刚刚批准开设的职业教育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徐州技师学院又一次走在前列;
●2016年9月
学校瞄准智能制造新机遇,开办了3D打印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6年11月
学校与德国IB合作开办汽车机电师专业,双元制的引入标志着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办学水平和层次有效提升。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成为学校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另一利器。近五年,学校获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省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33项;教师发表论文1246篇,编写教材105本,省市科研课题43个,专利21项。
另外,学校以校企合作联谊会为依托,先后成立冠名班98个,与俄罗斯唐人公司、北京人民大会堂、中铁四局、上海大众汽车、上海花园饭店、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公司、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徐工集团、徐州轨道交通公司等合作进行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打造适用人才。去年,学校与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动服务去产能,为企业培训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00%就业率
从春的播种开始,走向夏的热烈;从秋的收获开始,走向冬的喜悦。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时候,有一技之长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却成了抢手货,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企业需要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岗能够一步到位,不需再培训,企业尤其青睐。
在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没有空口号可喊,要注重做实事,要知道市长想什么,厂长想什么,家长想什么,再围绕这三个想什么做好每项工作,把工作落实到他们心中。建校以来桃李芬芳,接近100%的就业率是明证,涌现出的知名工匠也是明证。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我们要培养孩子们认真、专注做一事的态度。对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要想成为真正的工匠,首先要掌握过硬的技能。
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除了需要课堂,还需要实练。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过硬的技能,学校强调每个专业都要设实训车间,只要能帮孩子们更好地锻炼动手能力,学校在投入上不惜血本。
智能制造实训车间投入3000万元,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掌握智能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
校园西侧建了一处模拟津浦铁路的实训中心,控制室、信号灯、道岔一应俱全,这是该校为确保轨道交通课程不失真,给孩子们打造的真实场景实训场,足足花了1000余万元。
不忘初心,再出发。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的发展不止步。
十三五期间,学校会对接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院系重点建设专业和一般专业构成的专业建设梯形结构,招生专业总数达到60个以上。
十三五期间,学校会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各二级学院形成3个左右专业群。加大一院一公司建设力度,以公司发展促专业建设,将教科研成果运用到公司生产过程中。
十三五期间,学校生源类型结构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到十三五末,全日制在籍学生保证维持在13000人左右,成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达6000人以上,年培训鉴定20000人次,形成全日制教学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职工总数控制在600人以内,专任教师达到450名以上,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40%,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达到4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
新的未来凝聚新的力量,新的历程承载新的希望。
十三五是江苏省徐州技术学院跨越、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持之以恒抓好职业技能培养,着力提升师生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为打造职教航母、技师摇篮而努力奋斗。
(原标题:树立职教旗帜 培育大国工匠前进中的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