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4月8-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华通讯社、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济大学指导,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望智库提供智力支持的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盛大召开。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并在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也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了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段时期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围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降低成本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形成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为突破口。中国制造2025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的**个十年行动纲领,已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此,本届论坛以全球制造业的智慧转型之路为主题,由一场主论坛、一场闭门研讨及三个平行分论坛组成。据了解,现场汇聚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兼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夏林,深圳市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吴思康,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技术工作组及架构任务组联合主席林诗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英特尔公司法律与政策部副总裁王洪彬以及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碧桂园集团、上海明匠智能、伊顿电器集团、美国国家仪器等国内外##制造企业等众多专家学者、中外企业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共计800余人,共同论道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在全面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如何智慧###未来,让智能未来清晰可触。
其中李毅中在发言中表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广泛集成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利用互联网优化配置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主动融合互联网+各项行动的主旋律。李毅中认为深圳市制造业全国**,起点高、转型快、技术新、区位优、开放包容,在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严峻形势下显示出新的活力和效能,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有坚实基础。要发挥深圳科技资源优势,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布局先进制造,高端###,全球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总格局,应适度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提高工业投资的占比,以及科学合理规划工业在GDP中的占比,防止和避免过快降低。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重新思考,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实现再工业化,美国、德国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相应的战略;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同时通过创新争取全球分工的重新定位。中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要实现制造业的智慧转型,离不开重大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技术、web技术、物联网及务联网和云计算。
深圳市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认为,深圳未来制造业体系将会是2+6格局。2是信息经济和生命经济,信息经济将会是深圳将来的主战场,而生命经济虽占比较小但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和爆发性。6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海洋装备和航空航天。而深圳未来制造业发展路径,需要在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标准以及职业教育五大着力点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林诗万认为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的制造2025,核心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数字化并通过数字驱动未来的工业运行。
随后,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江森自控亚太区副总裁林坚进行了##对话,讨论了中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之道。
王民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还在艰苦的转型升级中,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质量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品牌问题、市场问题等等,同时还要迅速地把*现代的信息技术嵌入到里面。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需要摸索出自有的发展道路。
对此吴琪补充道,每个企业*后的路径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行业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不一样,企业所处的状态,或者是信息化的进程都不完全一样,就像有些企业虽然有共性问题,但却找不到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所以企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转型的路径。
同时林坚也认为,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标准明确什么叫智能工厂,所以要按照企业自身的需求,沿着当前所面对的物联网和数据化趋势,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后,赵彪还认为,转型中离不开工匠精神,这种提升不仅要体现在待遇上、还要体现在社会地位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振兴实体经济。因为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既然要提倡这种精神,就要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要进行倾斜,这样才能够让工匠精神具有根植到社会的基础。
此外,三个分论坛汇聚了制造领域的中外知名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为与会者带来企业转型的*佳实践以及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资讯。
上海明匠智能董事长陈俊就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分析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目前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是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要投入固化产线投资压力大,同时还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智能制造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产业线变的更人性,制造成本不断降低。
碧桂园深圳区域总裁胡超认为,境外产业园区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搭建平台。如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产业园区,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为制造业企业抱团出海提供了贴近市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境外产业园区的中国样本。
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围绕全球制造业的智慧转型之路,中外数位重量级嘉宾激烈思想碰撞,不仅描绘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还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转型路径,即在各个价值链环节推进信息化和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强化自身,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原标题: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