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作为经济基石的制造业往何处去?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8日至9日盛大举行,各方大咖济济一堂,深入论道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辨识新一轮产业变革风向。多位嘉宾指出,高端制造业已成为经济发展引擎。
中国制造成创新发展抓手
本届论坛由工信部、新华通讯社、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论坛以全球制造业的智慧转型之路为主题,汇聚全国政协常委李毅中、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夏林、深圳市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技术工作组及架构任务组联合主席林诗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等制造业上下游各方众多专家学者、中外企业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0余人,共同论道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在全面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如何智慧###未来,让智能未来清晰可触。
深圳市制造业全国**,起点高、转型快、技术新、区位优、开放包容,在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严峻形势下显示出新的活力和效能,建设智能制造中心有坚实基础。李毅中指出,发挥深圳科技资源优势,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布局先进制造,高端###,全球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总格局,应适度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提高工业投资的占比,以及科学合理规划工业在GDP中的占比,防止和避免过快降低。
深圳制造业将呈现2+6格局
深圳制造业体系未来将会是2+6格局。吴思康认为,2是信息经济和生命经济,信息经济将会是深圳将来的主战场,而生命经济虽占比较小但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和爆发性。6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海洋装备和航空航天。而深圳未来制造业发展路径,需要在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工业设计、质量标准以及职业教育五大着力点发力。
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重新思考,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实现再工业化,美国、德国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相应的战略;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同时通过创新争取全球分工的重新定位。钟志华表示,中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要实现制造业的智慧转型,离不开重大技术支持,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技术、web技术、物联网及务联网和云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林诗万认为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的制造2025,核心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数字化并通过数字驱动未来的工业运行。
转型之路应敢于创新开拓
中国制造2025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的**个十年行动纲领,已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总裁赵彪,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江森自控亚太区副总裁林坚纷纷表示,中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之道在于创新开拓,应时而变,因地制宜。
王民指出,中国的制造业还在艰苦的转型升级中,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质量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品牌问题、市场问题等等,同时还要迅速地把*现代的信息技术嵌入到里面。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需要摸索出自有的发展道路。
吴琪谈到,每个企业*后的路径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行业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不一样,企业所处的状态,或者是信息化的进程都不完全一样,就像有些企业虽然有共性问题,但却找不到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所以企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转型的路径。
林坚表示,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标准明确什么叫智能工厂,所以要按照企业自身的需求,沿着当前所面对的物联网和数据化趋势,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大会多个分论坛汇聚制造领域的中外知名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制造业的智慧转型之路,中外重量级嘉宾激烈思想碰撞,不仅描绘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前景,还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转型路径,即在各个价值链环节推进信息化和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强化自身,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