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如果把一个个零件比作火箭细胞的话,那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1车间就是这些细胞的培养室,火箭上成千上万个零件都从这里产生。这个车间的职工36岁的数控铣工史海军,对机床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感情,他熟知机床特性,技术水平精湛,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产品,都能加工出来。工匠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
有天分 勤思考
一份8张A4纸大小的图纸,一般人读图至少10分钟,而史海军只需3分钟,便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立体零件,每个面、每条棱的形状都了然于心,加工时自然事半功倍。能练就这样的功底,除了先天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后天勤奋的学习。
数控铣工史海军:痴迷机床为航天
2001年,史海军来到1车间三轴加工中心工作,一年后,由于表现突出,他调入五轴加工中心,同时被调入的,是一名在三轴加工中心工作了10年的师傅。
五轴加工机床加工能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高水平,有的工人一辈子也许都用不上这种机床,而史海军刚工作一年就用上了,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都要与机床相处10多个小时,仔细地研究机床的每一项性能。他想对机床了解得多一点,这个简单而又纯朴的想法对于他提高技术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只干三样活儿
在车间里,史海军只干三样活儿:急活、难活和临时性的活儿。
一次,车间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在3天内加工出8件形状复杂的产品。由于这种产品是**次生产,加工尺寸大、工序多,领导心里也没底。史海军思考了一会儿,他肯定地说:一个小时就可以加工一件。车间领导惊呆了,他真有那么大的把握吗?
史海军不紧不慢,看了看图纸,调整好加工参数,试加工。产品经检测,果然合格,车间领导终于放心了。如今他的操作流程已经被车间固化为工艺规程,徒弟们按照他的加工方法,40分钟就能加工一件产品。大家都说,这种活儿,工艺上已经没有优化的空间,史海军的加工方案已经做到了**。
2010年6月,车间接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惯组支架的加工任务。该产品是铝合金材质,刚性较差,产品表面大而薄,人吹一口气,都会晃动。此外,产品表面平面度要精确到0.01毫米,大约是头发丝的七分之一,加工这么大而薄、平面度要求又那么高的产品,简直是极限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史海军再次迎难而上,当时不满30岁的他胸有成竹地对车间领导说:可以加工。他和工艺人员反复研究,确定了加工工艺。切削的时候,他先将切削余量控制在0.06毫米,然后再精加工,0.03毫米,0.02毫米,*后,他终于成功地将精度控制在0.01毫米范围内。史海军创造了奇迹,车间上下再次为他的加工水平和能力所折服。
100%合格率源自不怕失败 挑战自我
史海军加工出来的产品,合格率100%,他说,这个成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的。
这个3岁修好家里的录音机、5岁帮邻居家缝枕头的农家孩子,从小就特别爱动手操作。刚接触机床时,史海军也经常出废品,但他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勤于思考。他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说,自己干活儿前,先琢磨,提前想好每一步操作,吃透难点,心里有把握了,加工的产品质量自然有保证。
去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史海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因此,他还肩负着一项新的任务人才培养。
这位年轻的师傅,带起徒弟来一点不含糊。车间里有专人编制工艺文件,但史海军却要求徒弟们自学编程,他说,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掌握本领,以后再遇到难题,他们也能独自应对。
对自己,史海军要求更加严格,现在,他正在学习相关的热处理专业知识。他说,航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和上下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每个人都知道的多一点,那么产品的质量就更有保证,我们的火箭就更加可靠,发射的时候,心里也更踏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