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从华为到OPPO、VIVO、小米,不少中国品牌手机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新的理念和灵感。如今,中国创造正成为新的全球热词。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到,中国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需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应如何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1.使小企业铺天盖地 大企业顶天立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介绍,为鼓励创新,航天科工建立内部和外部两种双创通道,实现两种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目前,航天科工内部双创已活跃了近2000个各类双创团队,近60%的创意转化为种子,近70%的种子转化为产品,创意转化率超过40%,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外部双创形成互通共享资源的环境,已在线上线下集聚了近5000个团队。
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双创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
制造业是双创主战场,大型制造企业是双创主力军,大企业双创平台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重要载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春立说,从海尔、航天科工等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大型制造企业双创有一个主要路径,即以平台模式来推进双创发展。
专家表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双创激活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推动核心技术创新 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企业一定要有创新机制。携程集团##执行官孙洁说,为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携程不断进行创新,并启动内部创新机制小老虎(BABYTIGER)计划,每个部门设有各自的团队##执行官,自行决定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充分释放了团队能量,给携程带来了无限活力。
目前,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28米数控立车成为当今世界机床行业的大哥大;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工业机器人,已较好应用于东风车轮公司、东风铸造公司等企业
创新之下,一大批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标志性成果正在诞生,不断打破国外垄断的市场格局。但也有业内人士称,我国不少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制约企业创新的障碍仍然存在。
继应用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之后,中国创新已进入第三个阶段。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需要迈向第三个阶段的创新,即技术创新阶段,中国企业必须要在核心技术和品牌上进行拓展,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3.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据统计,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08%,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
有专家称,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相较而言,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仍然偏低。同时,科技转化率低、研发与市场脱节、体制机制僵化、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创新驱动的成效。
不久前,《中国企业家》杂志通过对全国50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很有限,导致公司创新力不足;50%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技术、人才的缺乏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创新*大的挑战。
此外,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承担的创新风险太大以及创新意识不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进步。
企业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方洪波认为,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进行创新,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化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产业链重新分工的大潮中,并把更多市场对民营企业开放;要保护知识产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创新的激情和成果;同时,也要弘扬企业家精神等。
此外,专家还建议,要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技术转化政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广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孵化器平台;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完善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原标题:企业创新:迈向价值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