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助力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跨界整合组建智能制造学院,并与****大学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加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满足京津冀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打造国际通行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月19日,来自全国30多所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天津中德,通过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报告会暨智能制造专业建设咨询会,搭平台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加快学校改革创新,促进学校开放发展。
中德建合作创新平台积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与会人员参观中德校区
报告会上,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就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智能制造技术背景、高校与产业对接、创业生态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进行了阐述。在研讨会上,针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把握未来智能制造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架构,与会专家围绕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双创平台及数控综合技术实验研究中心、制造装配工艺大数据实验研究中心、机械加工工艺数字化智能化研究中心、机器人及先进智能装备控制技术研究实验中心、创新创业综合技术平台、面向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慕课平台等六个中心(平台)展开讨论并建言献策,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助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与会人员对中德技术表示赞叹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愿意携起手来致力于突破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发展瓶颈,凝聚打造中国装备制造核心品牌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同时面对天津市在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和风电等产业对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的迫切需求,借助国家工信部在智能制造装备政策支持,学校、企业、行业应积极搭平台、聚资源、促改革、求发展、创精品。
据悉,此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已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共建了深海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中德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就共建智能制造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深化与香港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的合作,搭平台、引机制、聚人才、促建设,借鉴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经验,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创平台,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师生共同参与研究项目,开放合作办学,顺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迎接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工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积累经验、探索规律,实现**所应用技术大学的责任与使命。与会专家学者就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达成天津共识。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复的国内首所应用技术大学,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对接产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
(原标题:中德建合作创新平台 锻造中国智能制造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