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广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广州创造转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关键,同时要着力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今后5年,广州将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前列、叫得响的产业或项目,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
广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也将提升到70%。3个70%之变,勾勒出广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战略路径,依托完备的产业链及持续的技术创新,广州制造全面转型广州智造和广州创造。
广州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大步迈向广州智造
今后5年,广州将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前列、叫得响的产业或项目,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四梁八柱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体系。
全国41个工业大类广州占35个
本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这是*新的重要战略提法。广州市工信委主任赵军明注意到,党代会报告在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0%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70%的内容。
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提升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等先进制造业,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广州制造业**发展基础,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就拥有35个,是华南地区工业门类*齐全的城市,拥有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数控机床、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力和热力生产及供应等5个超千亿级的产业,超百亿级的产业有船舶、冶金、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烟草、医药等多达21个(不含千亿以上)。
赵军明认为,广州已经先后出台先进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产业规划、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意味着广州的制造业发展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工作落地,有了立体式全方位布局的行动纲领。
记者梳理发现,在广州十二五规划中,商贸是主力,金融与高新产业仍是方向,主要发展目标中并未提及产业转型升级计划与目标。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此次党代会报告中,则将更多篇幅放在实施创新驱动,将形成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摆到重要位置。
党代会报告提出,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广州创造转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关键,同时要着力突破产业核心技术。
以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
党代会报告提出,形成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建设若干在全球、全国排前列、叫得响的产业或项目,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不过,创新驱动既要体现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也有体现在支撑传统产业迸发新动能上。广州市发改委主任叶牛平说。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广州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表现抢眼。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国毫无疑问已被卷入全球协作。在广州,我看到了一个生物医药军团,它们的技术水平、研究领域的前沿性都足以代表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基因研究。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所所长Eric D.Green博士说。
广州将出台互联网产业实施意见,确定互联网1 5 10战略,即打造1个核心区、5个基地和10个互联网小镇,谋划广州互联网空间发展布局。广州还将推动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布局广州市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信息基础建设。
而思科项目落户,也带来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一批国内外一流软件信息企业,共同催生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健康、大数据分析等新业态。
而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汽车产业是很好的案例。广州汽车工业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是全国三大乘用车生产基地之一、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以及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依托新技术、新产品,汽车产业实现升级迭代,今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65.8%。
在思考广州如何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的同时,赵军明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形成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要重点抓规模以上工业,进行技术升级。
(原标题:广州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