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这是一场决心打赢的战役。身处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期的黑龙江省,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破体制机制、化历史包袱、探振兴新路国企改革正以####的力度在黑土地向纵深突进。
深水突围:刀刃向内破体制机制束缚
11月的煤城鸡西,冰天雪地。天刚亮,东山19号楼一家刀削面馆已燃起熊熊炉火,随着牛肉与调料入锅,一股鲜香弥漫开来。

黑龙江新一轮国企改革周年扫描 负重改革迎来新生机
店主马海波曾是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正阳矿生活服务公司项目部主任。今年初,他响应转岗分流号召,选择自主创业,如今小店每月近8000元收入是他从前月收入的两倍。马海波只是龙煤3.8万名分流职工中的普通一员。
作为东北*大煤炭企业、黑龙江省属*大国企,龙煤集团至今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32亿吨。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走低,企业陷入困境,机构臃肿、管理滞后等病症开始暴露。
龙煤攻坚,时不我待!在国家去产能政策措施未到位,全省经济增长趋缓、财政收入紧张情况下,黑龙江吹响了龙煤改革进军号。
为推进龙煤改革,省政府去年以来召开大小会议不下20次,材料摞起来有一尺高,现在只能说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黑龙江省政府一位干部说。
集团领导班子精简5人,总部机关部室和管理人员精简78%和59%,商品煤单位成本同比减幅47.1%,非经营性资产打包出售21.5亿元,3.8万人年底前分流安置这是龙煤改革的年终清单。
黑龙江省下决心迎难而上,全面推进以龙煤、农垦、森工为重点的国企改革,着重破解体制机制束缚。
渐入改革深水区的央企也在负重求变。中国一重瞄准选人用人顽疾,对公司副总裁、直属单位正副总经理等职位市场化选聘,有近46%的人员竞聘失败,没能坐下来。哈尔滨锅炉厂打破僵化薪酬制度,不讲职务讲贡献,让科技人才在重要岗位赚高薪。
红利在改革的潜移默化中释放。前十个月,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同比减亏56.1%。哈电、一重、龙煤等重点国企出现积极态势。
瘦身减负:打响改革与稳定双赢之战
作为我国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不少国企和家属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三供一业设施老化,一些职工吃定点水污染水,住通风楼冷屋子,而企业还要支付巨额补贴维护费用。
不仅如此,国企还要承担厂办大集体、离退休人员管理、电视台曾有人这样形容国企的历史包袱:如同让一个人背着包袱、抱着孩子、穿着棉袄,跳进海里游泳。
面对令人头痛的包袱,黑龙江省不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早干晚干都要干的事,就要快干。
为帮企业减负,黑龙江早在2012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目前,驻黑龙江的51户央企有185个三供一业项目被分离移交,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仅龙煤集团移交后,就减少4181人,每年减亏3.75亿元。
瘦身健体不仅让企业活力大增,也让职工生活变得安逸。这个冬天,哈电集团职工王兴国家里做饭也不用深井水了,孩子喝着磨盘山水库的纯净水直说甜。东安集团职工李建国家里供电入户额定电容量提高到4KW/户,可以多个家电一起用了。
与三供一业相比,国企厂办大集体的包袱似乎更加沉重。仅黑龙江省内参加改革的央企厂办大集体就达670户,涉及在册职工约8万人。作为全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省份,黑龙江不仅发放经济补偿金,还妥善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
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说,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国资委系统帮助下,一重在央企中率先完成三供一业剥离和厂办大集体改革,使公司放下了沉重历史包袱,成为实现整体上市的中央企业。
创新破门:铸就内生活力的发动机
在体制机制破冰、历史包袱破题的同时,黑龙江央地国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在骨干国企###下,全省老支柱产业加快改造创新,新优势产业力求高端站位,新经济和新动能不断涌现。
搭乘一带一路,加速走出去。
在遥远的中美洲,一座投资20多亿美元的水电站辛克雷电站近日全面建成。这座厄瓜多尔总装机容量*大的水电站,全部由哈电集团自主研发制造。哈电集团营销总监张海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电站装备产能过剩背景下,哈电集团将旧存量转化为新增量,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仅哈电集团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就达近80亿元,为全年计划的123%。
从傻大黑到高精尖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齐二机床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贺信,感谢企业生产的环缝总装焊接系统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作出突出贡献。
有着60多年历史、曾产生闻名全国的马恒昌小组的老牌国企并没有停止创新步伐。近年来,齐二机床公司通过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国防工业等提供了强大技术和装备保障。
培植新兴产业,激发新动能。
在高污染封闭空间内,一台机器人自如地为打磨过的陶瓷制品喷涂颜色;在食客众多的餐厅内,忙前忙后的机器人服务员脸上永远挂着笑意这些都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杰作。
通过近两年快速发展,目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业务已涉及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申请专利百余项,吸引人才1200多人,逐渐成为国内机器人制造业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