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日前,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为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制造强市作出决战决胜的再部署、再冲刺。
这是一幅清晰的常州工业经济发展蓝图,对接着常州打造智能制造名城的梦想,标示出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之路。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凭借十二五时期形成的强势东风,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蓝图与实现工业强市的梦想呼应激荡,鼓舞着常州时刻振作精神,同心协力,朝着胜利的既定方向奋勇前行。
总体思路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自主创新为动力,技术改造为重点,两化融合为支撑,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进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融发展,努力打造常州成为****、竞争优势明显的智能制造名城。

常州对接中国制造2025 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工业经济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规模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16000亿元左右;重点培育以智能装备为特色的十大产业集群,实现253目标,即争取新材料、优特钢产业分别达到2000亿元,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新型纺织服装等5个产业达到1000亿元,轨道交通、农机和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3个产业达到500亿元以上;培育一批国内**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20家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4%,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水平。
产业结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实力,创新型企业形成创新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6%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左右;重工业占比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8%。
技术装备。工业投入累计完成8000亿元;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达65%以上;重点产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两站三中心达到15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90件。中国驰名商标、省###商标分别达到110件、500件,江苏##产品达到220个。
两化融合。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及关键管控软件应用超过65%,大中型企业实现全覆盖;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5%;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达115,产业主要环节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建成200个智能工厂。
绿色制造。建立较为完善的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水平,单位GDP能耗、水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完成省定目标。
发展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智能电网装备。重点开发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依托西电、华朋、上上等企业,加快发展****的特高压交直流节能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智能输变电成套设备等。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重点突破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安全保障、智能化网络技术,实现车体、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和整车制造的战略突破。促进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集成、总承包。
现代农业装备。依托东风农机、常发、常柴等企业,开发大型化、高效化、多样化、多功能、联合复式、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驾驶舒适化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突破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薄弱环节,提升自主研制配套能力。重点突破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及工程机械结构参数优化和系统集成技术等。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档伺服系统、高精度液压传动系统、智能数控系统、在线远程诊断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做大做强汽车产业链。逐步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突破,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通用航空装备。以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大飞机部件生产等航空制造业为重点,力争实现中小型飞机整机制造技术的新突破。加快建设常州航空产业园建设,依托新誉宇航等企业建设****的FBO。
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开发推广技术**、绿色低碳、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能源诊断、节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等。
纺织机械。研制新一代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组、细络联合机、高速紧密纺器材和新型纺纱设备;保持经编机种类及技术、高端棉纱等设备在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
基础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重点研制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连铸连轧成套设备集成等设备。重点开发高档数控机床用功能部件、大型核电设备、核电级关键零部件及高端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