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佛山三水职业教育刮起“德国风” 职业教育瞄准“高端路线”
2016年10月19日 22:00 中国机床商务网

  *近,在制造业大市佛山又有两件大事与德国关联在一起。一是2016中德企业投资与并购论坛将于19日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中心举行;二是本月15日佛山市三水区挂牌成立中德职业培训学校。今后该校将进一步探索与德国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培训课程,为三水制造业培育优质高技能人才。这也意味着三水职业教育正式开启中德合作新探索。

  佛山三水职业教育刮起德国风

  面对佛山打造万亿产值珠江西岸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带这一发展机遇,三水在2015年提出全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到2016年达到750亿元,到2020年达到147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正日益成为三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寻找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主导产业。在近日召开的三水区党代会上,三水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优势在制造业,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德国经验一举成为政府和企业热议的话题。

  当三水职业教育遇上德国经验,双方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职教领域刮起的德国风,又将为三水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新契机?

  职业教育瞄准高端路线

  学校以培育##工为主,与德国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而且培训项目和工种都与制造业相关,与三水的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对于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的定位,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协会秘书长姜星从一开始就看准了高端路线。

  这种聚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指向了当前三水劳动力市场的迫切需求。来自三水区人社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三水职业教育仍主要以初级工和中级工培育为主,每年对##工的培训量不足200人。三水区人社局副局长麦汉广说,随着三水加快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成为三水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按照发展规划,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工达1000人。其作为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的从属机构,依托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协会的平台优势,在开展培训时还能够大范围实现资源整合。

  目前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协会有85家成员单位,其中70多家企业有行业协会,还有5所职业院校。姜星说,学校今年开设电工、电焊工、数控车工、模具钳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比如针对海尔电冰柜公司开展的##电工培训班,学校安排三水理工学校的老师送教上门;到校培训方面,不久前西南城区的餐饮服务人员集中到三水工业中专进行培训。

  在高端路线的探索中,中德职业培训学校还将中德合作视为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将在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方面借鉴德国经验,计划委托西门子、库卡、赛乐普3D打印等德国公司开发相关课程内容,由学校按照德国企业制定的培训大纲实施培训,对于三水师资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求的情况,则由德国企业派专人进行授课。

  人才培养注入德国基因

  不久前,博德精工有限公司委托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针对部分企业员工开展##模具钳工和电焊工培训。博德精工公司一名参与##电焊工培训的员工说,培训内容关注岗位能力提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另外增加了职业素养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两项内容,比以往培训项目更贴合实际需求。

  目前三水职业教育的体系仍有待完善,其中一个发展瓶颈是培训工种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三水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启中德合作新探索,此举能否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三水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一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10多年的三水区教育人士认为,一方面,三水职业教育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引入德国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搭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阶段就可以实现对德国制造相关理念和技术的吸收消化,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事实上,近年三水陶瓷、化工、金属制品等传统行业增长乏力,反观以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为主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进入快进发展模式,项目招商数及投资额、产值等相关数值越来越高。在近日召开的三水区党代会上,三水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优势在制造业,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这也为三水职业教育推进中德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西门子有限公司是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的合作企业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合作设计的课程项目中将严格按照总部培训标准,为学员带来前沿的PLC控制、变频和伺服控制等技术培训课程。对生产自动化领域的三水企业而言,这些技术十分关键。

  延伸

  职教体系可否借鉴德国双元制

  目前三水职业教育对中德合作的新探索,主要集中在微观的课程教学层面。上升到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水能否效仿一直**于世界的德国现代学徒制模式?

  从国际比较来看,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范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重于结果控制,盛行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以英国、澳大利亚为典型,它强调依学徒培训的质量标准进行目标结果管理,对过程性要素的管理较为灵活。另一类偏重过程控制,多存在于德语系国家,以德国、瑞士、奥地利等为典型,表现为对现代学徒制所有投入要素一系列的严格规定。其中,德国现代学徒制也称为双元制职业教育,该模式学制为23.5年,一般主体为中学毕业生,培养目标为技术管理人员。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约60%70%时间在企业,40%30%时间在学校。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这两种范式产生分歧的原因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层面,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缺乏职业教育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氛围,他们急切需要的是让企业和学徒愿意尝试现代学徒制,让现代学徒制开展起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在质量问题上进行妥协。二是理念层面,也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两类国家的职业观、能力观和资格观在根本上是有分歧的。英文中职业的词义主要是与谋生手段相联系的,带较明显的功利主义;而德语的职业一词,更是一种天职,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受人尊重的社会身份。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对能力的理解更多是具体化、专门化的,或者说是技能;而德语系国家则强调能力的多维性和整体性,它是综合的胜任能力。因此,对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来说,只要达到某种技能或业绩标准,就是好的学徒培训,学徒就可以获得从业资格;而德语系国家则坚持认为必须经过特定的培养过程,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从业者,从而授予他们从业资格。

  三水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近年三水已迈开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步伐,结合本地的历史传统、社会氛围和职业观念,三水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更多借鉴英国模式而非德国模式。通过制定学徒制框架,实施目标导向的管理策略,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校企分工没有限制,培训机构教什么,企业教什么,学徒怎么学,都非常灵活,培养的核心是学徒需要获得若干个国家资格证书。

  相关

  三水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协会 实体化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成立当日,三水区职业教育协会正式选址落户三水区教育东路6号102室。该协会是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实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在校企深度合作、校际深入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探索新突破。

  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以推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为基础,推动三水职业教育发展。三水职教联盟协会的成立被视为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实体化改革的一步关键举措。三水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三水将以职业教育联盟协会作为载体推进这一目标,力争将职教联盟打造成为全省较有名的职业教育集团。

  今年9月,三水实施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将通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全人才链对接全产业链,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此次职业教育中德合作探索,是否能为三水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支撑力?

  三水区职业教育联盟协会目前集中了教育局、人社局、工会等政府部门,也涵盖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是一块很好的改革试验田。职教联盟实体化后,通过成立中德职业培训学校可以形成很好的补充,填补协会培训功能缺失的空白。三水区教育局负责人说。

  接下来,三水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水平为目标,将探索引进企业精英、能工巧匠进校园,逐步形成与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依托三水职业教育联盟,借助商会行会力量,在企业生产腹地、产业园区建设生产型、混合型公共实训中心。姜星认为,联盟协会将能深度参与以上改革项目,为增强政府统筹力度与市场机制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供先行先试的探索经验。

  记者观察:期待职教中德合作有更大作为

  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如火如荼。以佛山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如何与德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对标、合作,这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中德合作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扎实的产业基础,也有着美好的发展未来。中德产业合作中,佛山优势和基础可谓一枝独秀、得天独厚。佛山提出为中国制造2025探路,全面提升佛山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变。近年三水聚焦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领域,剑指千亿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源远流长,体系完善,这是德国制造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之一。三水资深教育人士表示,三水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启中德合作新探索,既能在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中引入德国标准,也能从技术层面入手,以德国技术标准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素养。然而,对三水探路职业教育中德合作,我们或许还能期待更多。

  纵观近年佛山制造对标德国工业4.0所引发的一个个大事件,无论是一汽大众落户南海、顺德牵手德国汉诺威,还是美的集团联姻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2016中德企业投资与并购论坛选址佛山,无不说明在中德产业合作中,佛山会有作为,也有更多的可能性。

  作为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强国,德国在技术指标水平、数字化技术运用、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均处世界**地位。目前,中国是德国在欧洲之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德国是对华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多的欧洲国家,是中国在欧洲的*大经贸和技术合作伙伴。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佛山有望在会展经济、汽车制造、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与德国探索合作,既可优势互补,又可共同开发市场。

  近年来,三水涉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项目招商数及投资额、产值等相关数值越来越高。目前三水在中德合作方面也有较大发展空间。类似三水区中德职业培训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或许能架起本土学校与德国企业、本土制造业企业与德国制造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在技能人才培训之外,将德国公司在会展经济、汽车制造、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等引入三水,将先进的德国制造理念植入本土制造业链条中。

  (原标题:三水职业教育刮起德国风)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