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这个国庆节,《?望》新闻周刊*新一期聚焦武汉,集中刊发4篇长篇报道《求新武汉》、《新芯重启老武汉》、《创时代的新码头》、《大武汉基因》。报道认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武汉,正在用创新塑造自己,并使其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突出的特质。
4篇报道,3个角度。《?望》周刊从产业、颜值、文化视野剖析武汉,得出结论武汉很老,也很新。
产业转型升级参与世界角逐
报道中说,曾以武汉重型机床厂等企业闻名的中北路,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亏损一条街,现在变身为驻扎了100多家省级金融机构的金融一条街;曾经连亏了十多年的武重,三五年后有望代表国际机床*高水平;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连年亏损后,成功扭亏。《?望》认为,像武重、武钢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老工业基地上演,成为每天不一样的真实注脚。

武汉:打造创时代的新码头
而在工业之基上成长起来的老工业重镇武汉,持续创新带来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再造新武汉的动力之芯已见端倪。报道以东湖高新区企业烽火通信为例说,烽火通信每年将收入的10%以上用于技术研究;不远处的企业长飞光纤正沿着一带一路路线图,不断刷新光纤光缆通信产品的海外市场纪录。在代表着武汉新兴制造业基地的光谷,不仅有数十家本土智造企业扎根,还有霍尼韦尔、IBM、辉瑞等104家世界**企业研发中心、共享中心落户。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万亿级产业,确保产业发展不空心,动能输出不断档。报道中这样写道。
报道中说,一个光谷不是春,满城光谷春满城,创谷计划作为孕育高端武汉创新的承载区应运而生。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武汉创谷这样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武汉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重要引擎。
新武汉面目一新
报道中说,一座充满了遗憾的城市正在改变。
显山、透绿、露水,武汉特色尽力彰显。到今年6月初,被视为武汉城市天际线补丁的400多块楼顶广告全部消失,还将会有更多临水临湖的天际线隐藏城市之中,让人抬头就能看到简约、自然、优美的城市空间弧度。
报道中对武汉颜值的提升,举了若干实例。
位于青山区的戴家湖曾因发电粉煤灰和垃圾堆积,湖面消失。经过系统修复,去年5月份,戴家湖原址建起城市公园,成为武汉##死而复生的湖泊。硬招接二连三:主城区禁止黄标车、禁止燃煤锅炉,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攻坚计划;对166个湖泊划定保护蓝线,明年底前退渔还湖28万亩;设立城市绿线,为占全市国土面积超过1/3的4000块绿地上户口。光有硬件改善还远远不够。2011年以来,武汉市开展城管革命,治理暴露垃圾、占道经营、空中管线、违法建设等顽疾。
报道感慨:如今,清洁而清晰的干道街巷,盆栽绿化的城市立交,两江四岸的灯光秀,光谷、楚河汉街、滨江长廊等城市新名片,加上绿地点缀、爱心长椅、围墙美化诸多来自街巷细节处的改变,让新武汉面目一新。
创新文化成为复兴大武汉的城市精神
报道中,气质、价值、精神、追求等内涵词汇频繁出现。报道将武汉的重大改变的原因,归因于创新基因的诞生。
报道写道,每天不一样的武汉,认准从内到外创新。不仅创新生活在日积月累地改写武汉的经济结构、区域位势、城市形貌和文化气质,创新基因也在潜移默化地从城市价值、城市气质、城市精神修复过去的缺陷和遗憾。
报道中还比较了曾经的码头文化和现在的创新文化。报道中说,文化关乎长远,创新文化成为复兴大武汉的城市精神。码头文化曾深深影响武汉人,影响了武汉面对世界的个性表达,它是开阔、包容的,又是过快的集散与流通、过多的模仿与舍弃,难以持之以恒、难以形成特色与规模。而武汉的优势,在于改变过去的码头文化,以创新文化为核心。
报道总结说,在传承文化多元融合、增加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武汉努力让坚持创新、崇尚创新成为城市精神文化的内核,并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城市的未来。有经济创新,更有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和氛围。报道举例说,城市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它遵循着创新规律,围绕产业革新进行改革。
武汉,昔日以九省通衢著称的水陆码头,在中国创时代,正成为人才、政策、环境、服务通江达海的创新创业新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