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一次次超越历史的改革创新中,浙江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是浙江人的品格基因。进入新时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浙江人继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互联网+让产业发展插上信息经济的翅膀,特色小镇孕育新经济的动能细胞,一带一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带着浙江走向开放型经济,脱贫攻坚、平安浙江、绿色发展谱写浙江两富两美新画卷
G20杭州峰会将浙江推向世界舞台的前端,在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方面,浙江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浙江在线今起推出《世界舞台上的浙江乐章》系列报道,介绍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浙江探索。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浙江正以崭新的姿态,奏响时代新乐章。
五分钟图看浙江 供给侧改革浙江准

小小的智能马桶盖,成为了浙江智造的典范
在马桶盖引发大讨论的一年后,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明确了未来10年浙江制造强省的路线图。
从*初的劳动密集型小作坊,到如今的自动化智能工厂,浙江制造在生产方式上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产品也从低端走向高端。
浙江制造成为浙江供给则结构性改革浩瀚乐章中的响亮音符,创新驱动、三改一拆、机器换人、浙商回归一记记精准出击构成了转型升级的组合拳,新旧动能转换奏响浙江改革变奏曲。
一个马桶盖的小芯机

在杭州下沙一间实验室里,胡一凡带领的松下研发团队成员紧盯着眼前的马桶盖。通过调配后与中国各地水质相仿的水流,一次又一次冲刷着这个看似平凡的厨卫家具。另一侧,他的研发同事任少阳注视着屏幕上滚动的参数。
胡一凡是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工程师,任少阳负责马桶盖的核心技术。这个不到6平方的小小实验室承载了他们十年的研究岁月。
从2003年开始,以来自杭州、金华永康、丽水龙泉的三个小伙子为核心的研发团队一直潜心致力于研发智能马桶盖所用的机芯。这三个戴着眼镜的典型理科男没想到,后来这白色塑料圈会成为上至庙堂全国两会、下至江湖百姓热议的话题,诞生于下沙的小小马桶盖一时间勇立潮头,成为浙江智造的典范。
2016年年初浙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明确了未来10年浙江制造强省的路线图。《纲要》里明确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将制造业增长动力逐渐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塑造浙江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力争出现更多MadeinZhejiang的高科技马桶盖。
一间厂房的里外变迁

大河造船厂遗址已改建为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
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河造船厂曾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2009年的暮春初夏之交,这个年过半百建筑物迎来了新生。
作为大河造船厂遗存保护工程原工程负责人,杨军卫和团队将9栋原厂房维持特色墙体外观不变,利用内部框架重新塑造。历时2年多的改造工程将原本破败的厂房改造成创意园区,赋予了大河造船厂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的大河造船厂已经正式更名为运河国际旅游综合体。在这里,有周星驰投资打造的五星级标准影院、可容纳1200人观影的杭州比高电影城,有4000平方米的国际##明星潮牌店,有量贩KTV,有精致杭帮菜
大河造船厂的改建,是浙江三改一拆的先锋部队。
从2013年初部署实施三改一拆三年行动以来,截至今年2月,浙江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82亿平方米,进行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5.98亿平方米;全省拆违涉及土地面积46.99万亩,三改涉及土地面积46.35万亩。
在离重生的大河造船厂17公里之外的余杭经济开发区,陈柯亮坐在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春风动力)的智能制造智慧中心里。在他的眼前,是一面由12块55英寸屏幕组成的巨大屏幕墙,来自厂区125个摄像头提供的画面和实时数据在屏幕上滚动着。
与智慧中心一墙之隔的机器加工车间里,鲜见一名工人。100多台机床持续运转,每一台机床都安装了一个物联网终端,机床进行的每一道工序及产品参数,都会传到智慧制造中心,显示在屏幕上。
陈柯亮是春风动力生产部经理,此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智慧系统自动发送的短信,提示他54号机床出现故障。根据智能系统的设定,一旦生产有任何异常,设备终端将启动预警,**时间将信息发送给设备维修人员。若维修人员5分钟内未到场确认并维修,预警信息将进一步升级发送给部门经理。
春风动力的智能制造智慧中心是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为其建造的。力太科技已在工厂物联网领域摸索了十一年之久,成为国内*大的工厂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力太科技总经理李善通估计,通过智慧系统为春风动力节约故障损失来看,一年就能带来近500万元的效益。
力太科技只是浙江机器换人的一个缩影。
据省经信委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在役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3.2万台,占全国的15%左右,居全国**位。而在过去的2015年,浙江经济增速达到8%,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列**梯队,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5.02%,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8.1%,达到19.3万/人年。
厂房内外,转型升级之火燎原在浙江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促转型升级重要组合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驱动,三改一拆、机器换人正在有力重塑产业结构,推动浙江省工业不断迈向中高端。
一棵梧桐树的凤凰于归

从甘肃回到阔别25年的故乡温岭,51岁的王正海每天都充满干劲。为了筹建光伏产业小微园,这位年过半百的浙商不知疲倦地日夜奔波。位于温岭城西街道吴岙村的小微园项目占地22亩,总投资两亿元,将有两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商业配套,生产太阳能硅晶片,预计年产值8亿元。
湖州市长兴县城东侧,眼前太湖南畔的这片土地还是一片泥泞之地,数台挖掘机正在轰轰运作着。正在建设的是太湖龙之梦项目。
太湖龙之梦项目由上海长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占地面积约11600亩,建成后将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酒店客房、演绎席位、宴会会议设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
上海长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童锦泉是浙江绍兴人,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拍案拿出200亿元投资故土,从正式签约到动工,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太湖龙之梦项目是目前湖州长兴引进的*大的浙商回归项目,而像这类浙商回归项目,在浙江还有很多。
梧桐枝茂,凤凰可归。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4月全省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9507亿元,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10%,同期产业投资的22%。浙商回归已成为浙江重要的投资来源。
浙商回归是2012年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通过浙商高层次的回归为浙江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12月,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6072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2.7%。其中2015年重大项目中七大万亿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470亿元,占比65.77%。这份傲人成绩单展现了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占据半壁江山的磅礴气势。
创是为了研发科技,更精地造;拆是为了腾出土地,更好地用;换是为了腾出人手,更快地产;归是为了引入发展活水,更好地转。
三改一拆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为浙商回归腾出了空间;浙商回归带来的资本与人才为创新提供了动力保障;机器换人为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组合拳拳拳精准、拳拳狠,交织汇成一首供给侧转型升级协奏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