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人口大省河南长期存在着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7年来,河南省通过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再挖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送下乡、引高端、强产业全民技能振兴图景扫描
前不久,在河南省登封市卢店镇崔岗村,记者采访了一家火热的家政服务培训班。教师邢爱琴在台上讲得声情并茂,50多个妇女在台下答题目、写笔记,不时又上台练习。
村妇女主任李爱珍说,因为缺乏技能,不少妇女空有力气,却也只能赋闲在家,听说人社局有培训送下乡,就去问了问。没想到真的送到家门口来了。
起初不相信,来了才知道真的免费。42岁的学员范瑞红笑着说,去城市当月嫂,一个月*少能挣5000块钱,希望早点学成!
光山县是***贫困县,也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副县长邱学明说,近年来,光山大力扶持羽绒服加工产业,全县84万人中有15万从事相关工作,如今电商日渐火热,我们就应势而动,开了培训班,没想到期期爆满。
电商培训班已经培养6000多名学员,光山如今60亿元的羽绒服产业,一半的销售通过网络实现。2015年双十一当天,光山县就售出137万件羽绒服。
在我们看来,技能培训不仅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方式,也是产业做大做强、全县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邱学明说。
河南省漯河技师学院,经过多次谈判和协商,终于和德国职教集团、德马吉森精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将全球##的数控机床搬进实操训练房,解决了技校教学滞后于现实科技的痼疾,也将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一并引入。
在实训室里,17岁的学员吴赛龙一会儿在电脑上编程,一会儿又去机床上做实验,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技术实用又过硬,不少机械加工企业已经抢着跟一年后才毕业的他签订用工合同。
省部共建综合施策创新提升培训效力
在厦门街头,如果叫辆出租车,司机有一半的可能是河南西华县人。厦门市民小张说,西华的哥已经成了一个品牌。有中国建筑之乡称号的河南林州,共有建筑企业259家,2015年完成产值1000亿元、税收约11.5亿元,这些成绩,得益于林州20万人的建筑大军。
除了西华的哥林州建筑,近年来,河南打造的劳务##还有长垣厨师鄢陵花工遂平家政新县涉外等90多个,其中35个被授予全国####劳务品牌称号。
一张张劳务##的铸就,正是近年来河南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探索创新的结果。特别是与人社部合作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以来,探索更是提挡增速。
为有效推进全面技能振兴工程,河南坚持人社、教育、民政、农业、扶贫、残联部门六路并进,如今,工信、住建等部门积极跟进,工、青、妇等组织主动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基本形成。
河南改革单一的封闭培养模式、政府投资模式和公办学校经费供给体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开展联合共建、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推广公办民助、股份制办学等新模式。
信阳市平桥区,创新体制机制,成立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打破教育系统主管教育和人社系统主管就业之间的分隔,统筹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政策,通过搭建具有企业孵化功能的实训基地,实现免费培训。
至2015年底,河南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90万人次,培训人数和覆盖率居全国之首;累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03.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814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技能培训也需供给侧改革
据郑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副主任燕军介绍,目前面向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主要是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大多技术含量较低。政策补贴覆盖的往往只是初级培训,如果学员完成培训后希望进一步提升,还得另找门路。
燕军说,目前的培训补贴分为ABC三档,对应的补贴费用分别是800、700、600元,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培训质量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形势相比,也相对滞后。
河南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荣瑞认为,应推进技能培训的供给侧改革,希望继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提升培训的档次和质量。
河南省人社厅厅长刘世伟说,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倡导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氛围,仍十分迫切。劳动力资源亟需进一步挖掘,这就需要加快职教立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