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昨日,全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省经信委公布湖北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上榜。
首批试点示范项目为《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重点支持的产业,包括家电、汽车、电子、化工、光通信、装备制造等。
据悉,省经信委将充分利用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和协调服务。今后,湖北每年都会评选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对智能制造推进不到位的企业取消试点示范资格。

湖北确立14家智能制造标兵企业将给予资金支持
2015年,该委组织推荐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今年,又成功推荐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卫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为全国第二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至此,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
湖北如何打造智造高地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构建制造业信息物理系统。
湖北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如今,进入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将湖北打造成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美的经验:智能化改造须循序渐进
昨日,走进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智能空调数字化工厂,正在流水线上作业数百台工业机器人如变形金刚一般操作,大到吊运空调外壳,小到安装芯片螺丝,有条不紊、毫厘不差。
流水线上,平均每18秒,就有一台空调外机下线。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浩说,2015年,公司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以上,导入机器人200余台,在局部区域和关键工序上实现自动化作业和信息化覆盖。智能化改造后,同样是每月生产50万台空调,2010年公司需要1万多人,现在只需3000多人,人均产能提升3倍以上。
杨浩认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成效虽立竿见影,但务必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因为,生产线上的设备从信息孤岛到形成一张物联网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应系统思考如何建设智能化工厂,减少盲目投资、重复投资。
杨浩建议,实现智能制造,应先从单一工序点的设备进行智能化替代,再到区域工序点、整条生产线、整个生产车间的替代。由点至线、由线至面分阶段投入,在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纠偏,协同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等物联网技术设备。
长飞秘诀:培养自己的工程师、供应商
如果自己不会使用、不会维护,再好的智能制造硬件设施也不会创造价值。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闫长?认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才队伍,拥有自主研发运维能力,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闫长?表示,与进口设备几千万元的投入相比,很多企业自行设计的自动化设备只要几百万元就能解决问题。此外,企业还应有培养供应商意识,把供应商当做自己的团队看待,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保证智能制造生产的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全新领域,在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产品体系支撑。因此,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对人才、技术的渴望尤为迫切,需要政府为企业搭建人才与技术沟通衔接的桥梁。
湖北路径:支持大型制造企业跨界融合
目前,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省经信委介绍,全省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特色鲜明,部分产品在细分领域处于国内**地位。2015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850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8%,综合实力居全国第8位。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实施,省经信委将支持大型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加强相互持股、收购兼并等资本层面的合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促进中部地区大数据、智能制造云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