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透露,自去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启动智能制造专项以来,已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1.5亿元,支持了93个重点项目。今年,两部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已立项133个重点项目,将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制造企业自发开展了机器换人,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为例,东莞市市长梁维东介绍说,东莞市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大力实施机器换人,从2014年9月至今,机器换人专项总投资达108.7亿元,扭转了东莞过去几年来工业技术改造增速低位运行的被动局面。预计未来3年,东莞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工信部立项133个重点项目 系统推进智能制造
据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的初步统计,制造业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达1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且比重将越来越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主动利用好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把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实现自主品牌智能制造装备和解决方案的大规模工程应用。
据介绍,智能制造专项两年共支持了226个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两大重点方向,支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夯实了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安全可控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实现了重要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增材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初步构建,一批系统集成商孕育形成,为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支撑。
据了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进程中,开始主动应用自主品牌装备。在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劲胜公司总裁王建说,车间里的装备、系统和软件大部分都是国产的,国产品牌具有性价比高、开放性好、服务灵活到位等优势,这是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在综合比较国内外产品性能、改造成本、系统可控程度、数据安全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苗圩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实施100项左右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等措施的系统推进,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建设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