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视频栏目
广东南海:寻找科技工匠 挖掘创新内生力
2016年08月01日 17:01 中国机床商务网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南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期召开的南海2016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公布,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幅均大幅**于优势传统产业,成为推动南海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企业专利申请量的迅速增长,1~5月份,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了72.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指标同比增长了46.5%。

  这一成绩的背后,推动科技创新的工匠型人才、企业家可以说功不可没。目前,南海有287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约200家企业正在主动申报。在这些拥有自主技术,科技创新突出的企业中,大批科技工匠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南海制造提升品质,成就品牌。挖掘工匠力量,营造创新氛围,成为南海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科技工匠扎根基层 为企业提供生长动力

  林昌武是广东星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简称星联机械)的品质副经理。一路走来,科技创新始终伴随着他的工作历程。林昌武表示,他2009年以新人姿态初入瓶坯模具研发时,就参与推动了一项技术革新,将一出72瓶坯模具(注塑一次成型72个瓶坯)中心距,从50140mm降低到50110mm。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却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林昌武做过车间实习、工程部研发、信息化管理、质量管控多个部门,追求**工艺已经成融入他的工作态度。在全企业追求**工艺的态度影响下,星联机械的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99%以上,降低了返工成本,缩短了部分产品的生产周期,返工率至少降低10%。

  像林昌武这样扎根于基层的科技工匠还有很多,他们利用自己的钻研技术,发挥工匠精神,组成企业运转的齿轮。另外还有一些科技型工匠,他们本身就是企业的##、企业的灵魂人物。无论是坚持做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快速拥抱时代技术、发展科技都成为他们的选择。

  南海新兴利合成纤维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志江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人物。这家生产环保纤维、打包带和纤维袋为主业的公司,拥有着佛山**个数字工厂。新兴利2011年起推动自动化生产,目前车间内95%的工序已实现自动化,而余下的包装工序*快也会在年底使用机械手操作取代人力,届时车间实现全面自动化。

  谢志江坚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他在2011年组建了一个由50人组成的独立研发部,从硬件、软件等方面为新兴利解决生产系统适应性问题。由此形成的庞大数据库迅速提升了车间工艺优化速度,从过去大半年到一年才会有进步,到现在按照数据指导进行调整,2~3天就会出现小进步。科技创新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过去3年,新兴利生产车间从原来的180多人减少到60人,但产量比之前翻了3倍,月产量达到60多吨,成品率从85%提升到97%。目前,新兴利在华南地区市场占有率排名**。

  打造科技创新沃土 提升南海综合实力

  除了对于企业之外,科技型工匠可以影响到地区发展。南海区丹灶镇的科技副镇长刘峰目前正在为力合星空孵化器-728创域的运营启动东奔西走。刘峰来自清华深研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年前,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丹灶在深圳签下了728创域等一批优质项目。用7年时间培育孵化不少于28家高新技术企业,这正是728创域入驻的初衷。目前,728创域载体已经进行装修,将于8月正式开业。在科技型工匠的带动下,填补了丹灶镇大型科技孵化器的空白,增加了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沃土,引起科技创新的连锁反应。

  对于科技工匠的培育和引进是南海近年推动创新驱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年,南海开展蓝海人才计划第六批创新创业团队的评审认定工作,共有105个团队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南海区拟引入26个创新创业团队。2016年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扶持项目中,南海区共有11个项目获得了立项,占全市16个立项项目的2/3。此外,预计7月27日,10个国家####专家项目将签约落户南海,得益于此,全南海区域内的####专家增至32人,遥遥领跑全省同级地区。

  在南海区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对于科技型工匠的服务工作在不断创新。今年,南海依托高端人才联谊会,开展了多项科技人才活动,让科技工匠型人才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文化。此外,科技创新氛围的打造,也成为挖掘科技工匠力量的方式。

  近年来,南海重点推进创新平台的建设,筑巢引凤引入了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区域内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氛围。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海区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2个,区级孵化器总体孵化面积超1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28个,涉及数控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半导体、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带动3D打印、机器人、互网联+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形成集聚发展之势,成为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上半年,南海一次性新增4家***科技孵化器,约占全省新增数量的27.8%。

  记者手记

  让科技工匠与创新文化交相辉映

  从字面感观上来讲,科技是新的,是####的,需要前沿的技术和发现的双眼。而工匠是旧的,是不断重复的,展现的是对一件事追求**的精神。当把这两种不同的特质放在一起,便会塑造出了当下创新发展中需要的人才科技工匠。他们既能沉心做研究,又善于利用时代的力量创造更高的价值。

  南海是制造业高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都离不开科技工匠的默默付出。科技工匠们组成了企业的运转齿轮,进而决定了整个区域发展的速度。挖掘投身于特定领域科技工匠的力量,除了加强培训和政策因素外,让科技创新形成氛围,继而形成一种文化,提高社会对科技工匠的关注和认可,可以说是*好的方式之一。

  深圳的经验可以作为他山之石供南海学习。曾经是文化沙漠的深圳,如今长出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产生了一大批国际一流企业。胡润百富董事长兼##调研员胡润曾表示,在伦敦机场的书店,*显眼的位置是各种娱乐杂志。在深圳机场的书店,*显眼的位置是各种创业经和名人传记。这种氛围令他感到兴奋。

  这种氛围同样是南海所需要的,增加对科技工匠的关注,让创新创业的元素随处可见,让科普活动惠及每一个人,让科技讲座成为常态在文化中,人的成长才是主动的。

  (原标题:南海区寻找科技工匠挖掘创新内生力)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