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东莞积极引进内资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07月06日 17:20 中国机床网

  2010年,东莞在100亿企业上有了零的突破;但短短6年后,东莞不仅实现了500亿企业零的突破,100亿元、50亿元企业的数量也增至12和34个。这些年,东莞狠抓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产业结构僵局已成过去,逐步成长起来的明星企业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新形势下,东莞主动转变思路,积极招引内资项目,在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道路上大步迈进。现在,GDP已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东莞,内源经济发展迅猛,外向依存度逐年降低。来自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2015年,东莞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8638宗,年均复合增长14.6%。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内资实际投资的金额和增速均已超过外资,内资项目的引进更加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转方向内资引进同比增四成

  曾经高度依靠外源经济的东莞,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逆转,不仅内源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经济自主性也在逐步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外向依存度166.3%,比2010年下降25.7个百分点,比*高峰的433.8%下降267.5个百分点。很明显,东莞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降低,东莞经济已从主要依靠外需拉动,转为内外需协同发展。而另一方面,内源型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对东莞经济的作用明显增加。2015年,东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8.5%,比2010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另外,东莞企业的自主性也增强了许多,出口内销呈两分天下。东莞一般贸易占比保持稳步提升,而作为东莞经济发家之本和重要主体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且在企业形态、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加工贸易向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发展转变。数据显示,东莞一般贸易占比由2010年的13.7%提高到2015年的36.6%;加工贸易占比由2010年的84.8%下降到2015年的60%。

  东莞转型升级初显成效,内资引进带来的转变功不可没。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东莞市主动转变招商思路,积极整合招商资源,狠抓优质企业技术引进、增资扩产以及总部项目落地,主动接受深圳等地区产业溢出,招引大型央企,引进培育了一大批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2008年2015年,东莞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8638宗,年均复合增长14.6%。

  记者向东莞市经信局了解到,2015年东莞共引进内资项目1989宗,实际投资金额551.97亿元,同比增长40.98%,内资实际投资的金额和增速均已超过外资。引进的这些项目中,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以2015年的内资项目为例,东莞全市引进内资协议投资额中三大产业比重为1:50:49,第二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68.6%、实际利用投资同比增长29.5%。其中,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协议投资金额为596.37亿元、实际利用投资234.79亿元,分别占全市投资总额的48.17%和42.54%,分别同比增长75.5%和36.1%,东莞制造2025战略成效凸显。

  推创新引来重大项目纷落地

  近年来,东莞狠抓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并成功培育出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现在,随着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在2014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实现东莞五百亿企业零的突破,东莞100亿元、50亿元企业也分别增至12和34个,改变了东莞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产业结构。

  同时招商选资,做大增量,去年东莞重大项目的引进成效斐然。记者了解到,2015年引进的1989宗内资项目里,新引进超亿元以上大项目就达140宗,同比增长15.7%。其中,6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5宗,包括超100亿元项目1宗、超60亿元项目2宗,分别是总投资102.7亿元的东莞虎门港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78亿元的巨正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丙烷脱氢项目以及60亿元的虎门港泥洲岛中纺粮油食品产业园项目。

  为实现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东莞市经信局也通过多渠道创新出击,以多元化方式招商引资。政策上,东莞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效益保障及退出机制、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奖励细则,制定了镇街(园区)招商引资年度综合考核办法等。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源大数据库,纳入2000家以上重点企业信息,实现招商资源的集中管理、实时共享、随时查询。建立与各地区投资促进机构、协会、商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实现以商引商。设立招商服务专职工作小组,建立项目台账制度,实现从项目接洽到落地投产的一条龙服务招商。同时大力实施展会招商,围绕东莞市重点发展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等产业,借助大型行业展会的优质平台,组织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等十多个重点行业展会,向重点参展企业宣传推介东莞市投资环境。在首届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上,还专门设立投资东莞现场展示平台,并筛选出110家重点智能装备参展企业,逐家拜访,开展目标招商。另外,为深入推进重点地区的招商工作,东莞市经信局还专门成立了深莞和京莞产业合作联络处,分别统筹省内和省外招商工作,成效明显。

  据介绍,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2012年2015年,东莞市共推进286个市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4397亿元,每个项目的投资额都超过6亿元,四年间共完成投资1329.6亿元。2012年以来,东莞市投产或部分投产的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的产业项目)共71个,累计完成投资额375亿元,预估2015年产值513亿元,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多亿元。

  显优势机器换人战略齐迈进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东莞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就是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东莞市经信局透露,未来东莞在保持现有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围绕机器人、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招商,发展未来产业,成就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在,东莞机器换人战略正加快推进,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统计显示,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19个,总投资达108.68亿元。其中,2015年度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70.03亿元,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新增设备29349台(套),平均产品合格率从92.04%提升到97.23%,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1.05%。

  在政策的###下,东莞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势头蓬勃。目前东莞全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约400家,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被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先后认定为***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东莞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约为10000台,以直角坐标机器人为主,五轴以上机器人约有2000台,集聚相关工业机器人领域企业近200家。

  展望未来

  机器人产业或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机器换人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东莞其实已经具备了先天优势。未来将根据东莞现有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机器换人庞大市场,切合新需求、配置新要素,引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在这方面,东莞已经成功引进大连机床项目落户。

  东莞还将以机器人擦亮城市品牌,着力打造机器人发展先行市,通过举办智博会以及国际马拉松等重大展会和活动,宣传东莞制造业城市形象,整体包装宣传东莞制造业发展。

  另外,通过机器换人,进一步减少企业对人工依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在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提高企业落户东莞的积极性。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