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本月底,由重庆机床集团(简称重庆机床)控股,联合德国KAPP公司和浙江双环传动机械公司三方合资成立的智能制造公司重庆世玛德智能制造公司将正式揭牌亮相。它将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车间与数字化工厂的系统解决方案,*终打造成国内乃至世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一流的德国工业4.0系统集成商。这将意味着重庆机床正式进军千亿智能制造市场。
细细算来,从2015年8月,重庆机床对外宣布组建合资智能制造公司,到项目正式落地,仅用半年时间。
而在2015年6月,重庆机床申报的《齿轮智能制造装备标准化试验验证系统研究及建设》项目,也成功入围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试点项目。
在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景气度指数仅为34.5%,机床产销量已降至2011年三成甚至两成的背景下,重庆机床如何能在智能制造领域连连发力?
重庆机床给出的答案:凭借其雄厚的技术积累,通过创新改革,打造国际一流机床企业,抢占智能制造话语权。
进军智能制造 抢占智能制造话语权
重庆世玛德智能制造公司,总投资额为3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重庆机床、德国KAPP公司和浙江双环传动三方股东均以货币方式出资,重庆机床占比40%,其余两家各占30%。合资公司主营拟为向除美洲及欧洲以外的汽车等行业全球用户提供智能工厂方面成套解决方案。
其经营范围是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配件的咨询、设计、制造、改造、销售、安装及服务;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咨询、设计、制造、改造、销售、安装及服务。
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智能制造成为当前国内先进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智能化产品将是机床行业在高端市场的一个新突破口。尽管如此,有关智能制造以及德国工业4.0在国内仍处于认识和摸索过程,甚至业界人士看法也不统一。
但业界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用户,即根据用户的需求深入研究,才能适应智能化、个性化制造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重庆世玛德智能制造公司开创了业内合作新模式,恰好补上了用户这个短板。
浙江双环传动,为全国*强齿轮件生产商之一,是真正的用户,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需求;KAPP则来自工业4.0发起的德国,虽是智能装备领域的世界##企业,但全球机床产品主要市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而它对中国市场又缺乏足够的了解;重庆机床是我国齿轮加工机床行业排头兵,熟悉中国市场,拥有市场优势,但在智能制造领域,需借助****技术缩短产品国际化进程,实现弯道超车。
三方合作是强强合作,可谓天作之合。业界人士如此评价,一举将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制造资源收入囊中,联合用户方,博取所长,打破各自壁垒,做出适用于用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解决方案。
重庆机床集团董事长张明智称,目前浙江双环提出订单需求,将定制三条智能制造生产线,随后由德国KAPP和重庆机床进行设计研发,按照浙江双环需求,充分利用现有重庆机床的制造能力产出产品,交付浙江双环使用。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智能制造没有现成模式,研发之路还很长,但这种集多方优势的全新合作模式,值得期待。
居安思危 从供给侧出发推动产品国际化
2011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机床行业仍处于持续高速扩张和迅猛增长的鼎盛期。
作为世界齿轮加工机床产销量*大的制造商重庆机床集团也处于黄金盛世: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1年,齿轮加工机床、车床、齿轮刀具、汽车零部件等各大板块均实现突破,产销量和数控化率不断攀升。
然而,一直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紧跟用户需求的重庆机床,敏锐地捕捉到市场信息:之前热销的产品,需求总量明显减少,市场开始萎缩。用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开始追求智能化和个性化机床产品,高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近年来整个机床市场呈现出低端产品需求急剧下降和高端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快速升级与机床行业无法满足的矛盾。
为此,重庆机床提出在保持存量产品市场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产品向高速高效、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即明确研发低碳、绿色干切滚齿机产品;进军高效精密磨齿机研发制造领域,填补国内高端市场产品空白;从齿轮机床单机自动化研发集成各齿轮加工机床,形成自动线的跨越。
传统制齿机床在切削齿轮时,需要喷冷却油,以确保齿轮精度,但冷却油容易造成污染。干切滚齿机通过技术创新,无需冷却油,实现绿色生产。
高效精密磨齿机,则由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内部齿轮零部件,大多需要磨齿。由于高效精密磨齿机技术在国内一时无法攻克,国内对生产齿轮的高端装备机床仍很大程度依赖进口。从海外进口一台中等规格高效磨齿机的价格在1000万元左右,而国内低端同类磨齿机产品售价不到其1/3。
与此同时,针对招工难、用工成本贵的现状,重庆机床集团着手研发自动线机床产品,推动产品由单机自动化向整个生产工序的自动化。
经过两到三年的自主研发,目前这三类产品已经实现少批量生产,其销售收入和产值占据重庆机床半壁江山,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干切滚齿机、高效精密磨齿机等产品已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在自动线领域,重庆机床成为国内惟一提供齿轮加工机床自动生产线的企业,实现了替代进口。
2015年,重庆机床一举拿下国内某汽车厂商近5000万元的订单,即为该企业提供以干切高速滚齿-齿轮倒棱去毛刺复合机床为主的30台带自动上下料的齿轮加工机床及一条具有车削、干切滚齿、齿轮倒棱去毛刺、精密剃齿功能的齿轮加工自动线。
虽然这几年研发很艰难,但通过新产品的升级,在机床行业的寒冬里,我们看到了春天的曙光。重庆机床集团财务总监张传月说。
国际化并购产学研一体化提升竞争力
在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方面,重庆机床通过国际化并购,走自主研发、产学研一体化之路。
齿轮行业是机械行业的基础,齿轮工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以及规模相对*大的行业。
以磨齿机为例,虽然重庆机床生产的滚齿机一直以来在国内都代表着**水平,但要涉足磨齿机这个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全新领域,突破口在哪里?
重庆机床瞄准了海外并购
2010年,母公司重庆机电股份为重庆机床集团量身定制而收购了英国PTG集团(英国霍洛依德公司),以此为契机,与拥有百年磨削经验的英国霍洛依德公司通过联合攻关,在磨齿机领域,突破一系列世界##的磨齿机技术难题,产品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重庆机床由此正式步入磨齿机研发制造领域,填补了在磨齿机制造方面的空白。新产品与国内市场的磨齿机相比,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价格却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
为构建24小时全球研发格局、零距离对接世界先进技术,重庆机电股份在收购英国霍洛依德公司一年后,就在英国曼彻斯特设立重庆机电欧洲创新中心和重庆机床PTG欧洲机床研发中心,初步构建起了瞄准前瞻性研发能力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
在企业层面,重庆机床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新产品研发,以及新增发明专利等。
2015年,重庆机床借助PTG集团、欧洲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等渠道,开展产学研合作8项以上;完成新产品开发22项,新产品产值率52%,申请专利74项。
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协同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张明智称,产学研一体的研发平台仍在持续建设中。
日前,精密高效磨齿机重点实验室落户重庆机床,这是市经信委认定的四个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之一。旨在培养一支在国内外具有创新能力和知名度的有关高效高精度齿轮机床设计、制造及实验测试等方面的研发团队,并对高端磨齿加工技术进行攻关,提升产品转型升级。
借助产学研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目前重庆机床旗下公司神工机械与新疆华冠合作研制的CMJ3-I棉花机,成功通过技术鉴定,实现小批量生产,将成为重庆机床进军新兴领域的增长亮点。
与此同时,与PTG合资组建的重庆霍洛伊德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目前正在组建美国霍洛伊德公司,届时将在全球组建***研发平台,把重庆打造成*****的精密螺杆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