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湘潭连续5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面向未来,看湘潭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一系列成效,显现出湘潭借科技之力,转型发展正在加速。 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湘潭市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和原动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十三五规划,到十三五末,湘潭市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高效运行、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将湘潭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智造谷、****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活力迸发的众创基地。 巧借战略平台打造创新之都 2014年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2015年2月,湘潭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再添一块金字招牌。十三五期间,湘潭市将全力打造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并积极争取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通过打造这三个***战略平台,推动湘潭经济发展。 十三五期间,湘潭市将实质性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厚植创新优势,建设创新型社会,着力将湘潭打造成创新之都。 我市将采取有力措施让国省层面的示范区政策在湘潭落地;根据我市的产业特色,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投入、科技人才、科技金融、成果处置与转化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着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着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局面。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湘潭将借这一契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届时,湘潭的智造谷将与长沙的麓谷、株洲的动力谷形成一区三谷的总体架构。到十三五末,努力将湘潭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智造谷,****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活力迸发的众创基地。 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方面,湘潭市将在专利资助奖励政策、专利运营体系建设、执法维权能力建设、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机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此外,湘潭市将积极争取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构建一谷二基地五体系,即打造智能制造谷,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和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产业科技支撑、科技金融服务、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扶持和知识产权保障五大体系。 4+4+3产业集群开始布局 十三五期间,湘潭市将在现代产业领域,致力于加强四大核心产业、四大潜力产业与三大产业新业态,在现代产业技术上实现攻关,形成4+4+3现代产业技术攻关网络。

发展提速(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大核心产业,是指围绕智能制造发展要求,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能源装备、海工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绿色化发展,形成中部崛起智造谷核心产业集群。 如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九华为主要载体,湘潭高新区、天易提供产业配套。重点抓好整车设计开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创新,力争在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 在突出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的同时,立足湘潭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湘潭产业体系,加快打造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四大潜力产业。如节能环保产业,将以湘乡为主要载体,九华、韶山提供产业配套。 瞄准产业新业态,嗅准市场机遇。我市将紧密把握当前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前瞻把握未来市场需求,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新业态,全面提升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市将稳步推进高新技术对生产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建材、火电生产等湘潭市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依托智慧湘潭、数字湘潭建设,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大传统产业两型化改造力度,增强湘潭市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创新纵深推进 科技创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在现代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防灾减灾等民生事业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绿色清洁城市建设、努力建设智慧城市等领域,都将充分利用科技的元素,促进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领域,以湘潭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加强农业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在粮食、畜禽、蔬菜、湘莲、油茶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进绿色清洁城市建设方面,推广绿色建造、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技术,加快城市绿色建筑改造。加快发展城市绿色交通,推广城市公共客运行业清洁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0年市城区公交车清洁能源改造率达到90%以上。 此外,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移,实现军民融合科技资源共享。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在科技服务领域,我市将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同时搭建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活力迸发的众创空间。 我们将探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交易、科技资源共享等创新服务运行机制,构筑湘潭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各类科技平台,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具体来说,将以湘潭市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促进天使投资与创业孵化紧密结合,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 在搭建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平台方面,我市将加快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围绕海泡石精深加工与开发、海洋工程及港口成套装备、大功率智能风电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组建专业研究所,采用合同科研、项目经理等运作方式,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强技术集成、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通道,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此外,打造众创空间也将更受关注。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校院所方面,我市将打造活力迸发的众创空间,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及其他各类创新主体建设孵化器、创新苗圃等创业服务平台,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放实验室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专利代理、商标注册、新产品检测开发等服务。通过实施《湘潭市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互联网+和服务业等领域,培育一大批草根创客,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