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全国机器换人热潮的背后,是国外机器人占据七成以上市场的尴尬现实。东莞试图努力去改变这一现状,昨日发布2016年市政府1号文,高举机器人产业发展大旗,并瞄准供给侧发力,加快培育发展莞产机器人。
提防机器人产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
随着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上海、天津、青岛、哈尔滨、常州,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成立机器人产业园区。一哄而上的背后,是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担忧。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目前机器人是比较热,但是我觉得重点是我们的竞争力在那里,如果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不具备自己的竞争力,其实是很容易被替代的。
缺乏核心技术是国产机器人的短板
东莞拥有庞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但莞产机器人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在机器人365综合服务平台总经理张友生看来,为什么多数企业不愿意选用国产机器人,折射的是国产机器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短板。
机器人365综合服务平台总经理张友生:(国内)在专业生产机器人本体不是特别多,完全把自主品牌做得非常好的,没有几家,真正的关键部件还是采用进口,等于还是组装。
部分莞企正在努力寻求技术突破
面对短板,市政府一号文着重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对接,明确要大力引进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突破机器人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提升机器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东莞有400多家企业参与到机器人装备制造业中,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其中,部分企业正在努力寻求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可以制定出相关的政策,让这些企业敢吃螃蟹,敢于去使用,因为我们企业家在做减速器、控制器在做传感机,在做机器人本体,如果大的应用型企业对这个进行排斥这种思想,其实对我们这个产业是不利的。
政府出实招鼓励莞产机器人试水市场
为此,一号文提出,推动莞产机器人在部分企业先行试用,市财政给予试用企业租金、电费、后续维护等资金补助。同时,对购买莞产机器人实施机器换人的,资助标准相应提高。
机器人产业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供给侧的另外一个发力点,就是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突破。一号文提出,从应用、技术、人才、资金、中介、金融等方面全面优化要素,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支撑。
东莞市鑫拓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赞成:东莞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路上,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沉淀下来,稳稳地把自己的产品做好,给客户信心,给市场信心,*终一定能把全产业链的环节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