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无头无脑却又威力超群,一头身似八爪章鱼的钢铁手臂很多是未来主题电影中机器人的制造者,实际上,影片中出现的这个能够孕育生命的机器人手早已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昨天,天津市肿瘤医院正式启用*新引进的达芬奇机器人,它将被用于各类高难度系数的重大手术中。这是津冀地区##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标志着本市外科手术正式步入机器人微创时代。
身份
医生名叫达芬奇天生擅长微创术
在市肿瘤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只会站立的白色四爪鱼安稳地立在手术台前方,高悬着钢铁手臂,似乎时刻准备着要大干一场,与旁边形似赛车游戏机的电子屏幕设备相互辉映。它就是在医学界大名鼎鼎的达芬奇机器人,一套拥有四条机械手臂、3D视觉系统、灵巧自由手指的机器人,更准确地说,它叫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
这位自带未来时空时尚品位的酷医生到底有何过人处呢?上世纪80年代末,达芬奇一代诞生于拥有背景的斯坦福研究院,是名副其实的高贵出身。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如今它已成长为世界上*先进的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之一,医疗界地位尊贵。与人的手臂一样,达芬奇也有肩、肘、腕三个关节,能完成上下、前后、自由运动与仿真手腕的左右、旋转、开合、末端关节弯曲共7种动作。它的前臂可脱卸,能根据需要安装超声刀、双极电刀、剪刀、钳子、持针器等不同功能的手;而它的腕关节比人的手腕更加灵活,不仅能自由旋转540度,还能在手腕向下弯曲90度后,再自由旋转540度,超越了传统外科的手术极限。
对于医生而言,达芬奇是战衣更是伙伴。实施手术时,医生是借助其医生控制系统来操控机械臂,完成各类手术动作的。主刀医生用双手来操作主控制器,用脚踩脚踏板,来控制器械和内窥镜。医生控制系统下面的脚踏板如同汽车离合器,每次踩踏时,需要使用的器械或内窥镜就会移动到适当的地方;再通过其3D影像屏,医生可以看到大于实际体积10-15倍的人体器官,术野清晰的同时无疑也提升了手术的准确度。很多使用过达芬奇的医生认为,整个感觉就如同真正的开腹手术一样身临其境,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实施微创术。
优势
比医生的手更细更巧
达芬奇不是神话,它并不能自己做手术,它不是工业化机器人,而是医生做微创手术时的一个辅助工具。市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主任梁寒在解读达芬奇的医疗意义时说,这款机器人并不能减少手术时间,但是它可以帮助医生把手术做到精益求精,减轻患者的痛苦。
与传统腔镜手术(包括2D和3D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手术操作稳定性更好,精细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神经和血管的保护,创伤更小,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更快。二是体现了微创精准外科的优势,手术清扫更加彻底,特别适合大血管周围的精细解剖和相应淋巴结的彻底清扫。
梁寒举例说,例如前列腺的位置很特殊,它在膀胱下面,尿道从前列腺中穿过,其位置比较深,单凭借医生的眼睛是无法看到它的,因此传统的开放手术并不好做。现在有了达芬奇,它进入体内的镜子可以360度任意旋转,还能把看到的三维立体图像放大10倍,用于切、割的手术器械也很精密。达芬奇像医生的手,却比医生的手更细更巧,手进不去的地方,它能进去。
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宋天强介绍,达芬奇更适合难度系数较高、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比如肝胆肿瘤科*难的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做这个手术,普通医生通常需要10个小时以上,即便是技术娴熟的老大夫也要耗时6个小时。众所周知,手术时间越长,站在手术台前的医生体力消耗越大,手术的精确度也随之下滑。而使用达芬奇时,医生可以坐着实施手术,减少体力消耗的同时也提升了手术精准度。医生笑谈,机器人广泛推行后,医生们的手术也会越做越漂亮的。
争论
机器人更适合年轻医生?
使用过达芬奇的年轻医生都有自己好像穿越进了网络游戏的感觉。是的,无论是外形还是操作方式,达芬奇从里到外透着满满的未来感。通过3D眼镜,医生仿若置身另一个世界,这样的工作感受,老大夫们能否适应,而机器人的出现又是否会助推年轻医生的成长?
从业30年的梁寒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次使用达芬奇确实有点不适应,但是不到20分钟,他便投入到手术中,眼前的手术情景与开腹手术并无二致。机器人手术是由医生来做的,而且应该是一年内连续做同一种手术30例以上的医生才能尝试,这样的医生在本市并不多。梁寒说,实施手术靠的是医生的经验和高超技术,达芬奇只能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次和我一起到香港学习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的医生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大夫呢。所以我认为,手术机器人反而延长了医生的职业生命。
如今,机器人手术几乎涵盖了外科所有科室。泌尿外科的膀胱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胃肠外科的胃切除、结直肠切除,妇产科的子宫切除,五官科的咽部肿瘤手术,都能看到达芬奇的身影。
价格
花费比普通手术多不少
目前,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价格尚无定论。不过,记者了解到,国内手术机器人投入使用的只有北京(2007年使用)、上海(2009年使用)和广州等大城市少数三甲医院,而费用也是依据各地区相关部门论证后而定,在北京患者需要在原费用基础上多花5万元,上海要多花4万多元,而*便宜的广州也需要多花3万多元。
同样的,手术机器人成本也是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手术机器人是由国家统一招标,购买一台机器人需由医院申报,然后开会论证,*后由相关部门结合医院论证内容制定购买名单,而且每台机器人造价上千万元,不是每家医院都能买得起。除了购买费用高和申请周期长外,现在手术机器人市场中,生产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可能是缺少竞争对手的缘故,因此耗材费用高昂。一名使用过手术机器人的医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