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目前,天津临港经济区海工产业积聚成形、产业成群,顺利通过了产业发展的起步集聚期,总体已进入量质并进、规模扩张为主的中期发展阶段。基于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能力的培育,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持续发展,在国内外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协调运作的多功能平台体系是产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模块,是助力产业内生增长的必要条件。临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以上认识,临港经济区搭建了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六大创新平台。
平台1:企业创新发展联盟
据了解,临港经济区以创建国家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为契机,积极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学会、清华大学等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建立了要素鲜明、各具特色的创新合作平台。临港建立了海工装备制造联合商会,集中扶持优势骨干企业进行产需对接、实现产能合作,取长补短,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全产业链对接服务,有力地支撑了园区企业在市场资源利用、市场开拓竞争、商业运作模式等各方面共同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具有经济、技术、资源联系的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高度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既能够促进产能合作,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又可以刺激创新,*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能力的放大,从而增强整个产业和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
平台2:研发设计平台
临港经济区积极促进、引导区内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科研、设计机构,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临港经济区已建成太重企业技术中心、中际装备企业技术中心、天津市海洋装备技术工程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平台组织29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企业37家。其中,新港船舶重工建立了船舶、修船和重机三个设计所,能够按照国际规范规则和多家船级社标准设计建造50万载重吨以下各类船舶以及重型机械的设计制造;泰富重工整体收购了中交集团下属的专业设计公司;博迈科重金聘请了海外设计专家,组建了系统集成设计机构;太重(滨海)成立了50余人的专业设计团队。形成了在政府支持下,企业高度重视、敢于投入,效果显著的良好局面。此外,临港经济区还积极引导海工龙头企业不仅重视市场开拓走出去,更注重对行业国际化规范标准的参与度,鼓励区内海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对相关产品规范、工艺设备标准、技术参数等设计规则的制定,结合《中国制造2025》,逐步打造中国制造世界标准。
临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临港海工专业设计队伍迅速壮大,专业设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天津临港设计的品牌效应初现。
平台3:产业金融创新服务平台
据了解,临港紧紧围绕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泰富重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联合####民营企业出资设立了华运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为促进金融租赁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升金融租赁的专业化运营水平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作为中国**家民营金融租赁公司,华运金融租赁发起人均为民营企业,是金融租赁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股权模式与公司治理模式。华运金融租赁的业务运营,将不仅在企业自身百亿投资,千亿产值,万亿市场的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的资金杠杆撬动作用,也将为其它海工企业在生产设备升级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该负责人称,积极借助自贸区政策对接金融租赁产业,临港经济区搭建了海工装备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各类涉海金融、投资、保险、租赁等服务机构,为海工企业开展了项目孵化、投资融资、风险化解等定制服务,同时,也带动了海工产业的多元资金投入。
分页:12